冬季高发!抗菌眼药水怎么选?
冬季高发!抗菌眼药水怎么选?
随着冬季的到来,医院眼科急诊室里迎来了一批特殊的患者。他们的眼睛会出现疼痛难忍、泪水不断、睁眼困难等症状。医生询问病因,多数患者会有滑雪或者去雪地里玩耍的经历,这种情况可能是患上了电光性眼炎,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雪盲症。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眼科主治医师孟博建议,公众在享受冬日滑雪乐趣的同时,一定要记得佩戴好防护镜,保护好眼睛,避免电光性眼炎的发生。
电光性眼炎是由于受到紫外线过度照射所引起的眼结膜、角膜的损伤。进行电焊或气焊作业时会产生大量紫外线,如不戴防护镜或防护面罩,会引起眼的损伤。相比于电焊,自然环境中的紫外线强度要低很多,但是在高山、冰川、雪地、海面或沙漠等地区,由于反射光的紫外线含量增高,眼睛长时间大剂量暴露在紫外线下也会受到损伤。另外,保洁人员等忘记关掉紫外线灯,也会使得眼睛受到紫外线的灼伤。
电光性眼炎主要的临床表现包括眼睑、结膜红肿,剧烈的异物感和疼痛,怕光、流泪和睁眼困难,发病期间还会有视物模糊的情况。针对以上原因,应该加强个人防护。比如,电焊、气焊作业人员需认真戴好防护面罩或防护眼镜;在高原、冰川、雪地、海面或沙漠区域工作或旅游的人员应佩戴防护眼镜或防护头盔;保洁人员应注意紫外线灯的正确使用及紫外线灯的开关状态。
电光性眼炎如何治疗?紫外线导致角膜上皮脱落,上皮间的神经末梢暴露,这是眼睛剧烈疼痛的原因,疼痛症状可持续6至8小时,以后逐渐减轻,2至3天完全恢复。因此,电光性眼炎最难熬的是紫外线灼伤1天内的时间。主要治疗措施包括:减少用眼、最好闭眼休息;应用促进角膜上皮修复的药物、抗生素眼药水及眼药膏;如果实在难以忍受疼痛,可以点一些表麻药或口服一些止痛的药物。需要注意的是,不要为了止痛滥用表麻药,因为表麻药有刺激性,会妨碍角膜上皮的生长。因此,如果眼睛疼痛能忍受尽量不要使用表麻药,眼部症状一般1天后就会明显好转,损伤的角膜上皮2至3天可完全愈合,不用过于担心。
在冬季,除了电光性眼炎,还有其他类型的眼部感染也较为常见。例如,腺病毒感染是一种常见的急性感染性疾病,主要引起急性呼吸道感染、眼结膜炎和胃肠道疾病等。腺病毒具有较强的环境生存能力和传播能力,在人群密集、卫生条件较差的环境中容易引起暴发。对于易感人群,建议采取居家隔离、佩戴口罩、保持个人卫生等预防措施。对于学校和家长,建议严格落实晨午检制度、保持室内通风、定期消毒等。
在选择抗菌类眼药水时,需要根据不同的感染类型和症状来选择合适的药物。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抗菌眼药水及其适用症状:
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具有广谱抗菌作用,能抑制细菌DNA旋转酶的活性,从而阻止细菌的生长和繁殖。适用于治疗眼睑炎、睑腺炎、泪囊炎、结膜炎、角膜炎等外眼部感染性疾病。
妥布霉素滴眼液:属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来发挥抗菌作用。适用于敏感细菌所致的外眼及附属器的局部感染。
氯霉素滴眼液:对多种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菌有抑制作用。适用于治疗沙眼、结膜炎、角膜炎、眼睑缘炎等。
阿昔洛韦滴眼液:是一种合成的嘌呤核苷类似物,能抑制病毒DNA多聚酶,从而抑制病毒的复制。主要用于单纯疱疹性角膜炎。
更昔洛韦滴眼液:对巨细胞病毒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用于治疗病毒性角膜炎。
在使用抗菌眼药水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使用前请清洁双手,避免污染瓶口。
按需选择无防腐剂产品,减少对眼睛的刺激。
若症状持续或加重,请及时就医,以便明确病因并获得针对性治疗。
老年人不应将抗菌眼药水当作润滑剂长期使用,以防引起眼部菌群失调。
使用眼药水时,应遵循医生或药师的建议,按照正确的方法和剂量使用。如果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不适或症状未缓解,应及时就医。
滴眼药水时第一滴不要使用,姿势仰卧或坐姿向后仰头,眼睛向上看。用干净的手下拉下眼皮,滴眼液瓶口与眼睛保持2厘米的位置,将滴眼液滴入下眼睑结膜囊内。结膜囊容积很小,只需点一滴药水就可以,用棉签擦掉多余的药液,轻轻闭目5分钟。
如果需要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眼药水,应至少间隔5-10分钟。
眼药水开封后保存期限一般为1个月,特殊药物请遵循医嘱。
眼药水和眼药膏一般在常温下保存,少数眼药水需要冷藏保存(注意不是冷冻)。
不能与别人交换使用滴眼液,避免交叉感染!
在冬季,预防眼部感染非常重要。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在户外活动时,特别是在雪地或冰面上,应佩戴防护眼镜或太阳镜,以减少紫外线对眼睛的伤害。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用手揉眼睛。
在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如学校、办公室等,应注意通风换气,减少病毒和细菌的传播。
如果出现眼部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用药。
对于需要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的人群,应注意适时休息,避免眼睛过度疲劳。
通过以上预防措施和合理使用抗菌眼药水,可以有效应对冬季高发的眼部感染问题,保护眼睛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