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大症状暗示肝硬化,高危人群需定期检查
6大症状暗示肝硬化,高危人群需定期检查
“医生,我最近总是感觉特别累,而且吃东西也没什么胃口,是不是工作太忙了?”35岁的王先生最近在医院体检时,无意中发现自己竟然患上了肝硬化。更让他惊讶的是,他平时并没有感觉到任何明显的不适,只是偶尔觉得有些疲劳。王先生的经历并非个案,肝硬化这种疾病往往在悄无声息中侵蚀着人们的健康,等到发现时往往已经到了中晚期。
早期症状不容忽视
肝硬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发展到晚期的共同结局,其特点是肝脏组织结构的破坏和纤维组织的增生。早期的肝硬化往往症状不明显,很容易被忽视,但以下这些看似平常的症状,可能是肝脏发出的求救信号:
持续性疲劳乏力:这是肝硬化最常见的早期症状之一。肝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当其功能受损时,身体的代谢产物无法及时清除,会导致持续性的疲劳感。
食欲减退、消化不良:肝脏分泌的胆汁对消化至关重要,肝功能受损会影响胆汁的分泌,进而影响消化功能,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
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由于消化吸收功能下降,即使没有刻意减肥,也可能出现体重减轻的情况。
黄疸:皮肤和眼白发黄是肝硬化较为典型的症状,这是因为肝脏无法正常处理血液中的胆红素所致。
蜘蛛痣和肝掌:蜘蛛痣是皮肤上出现的红色血管扩张,形似蜘蛛;肝掌则是手掌大小鱼际处的红斑,这些都是肝硬化特有的皮肤表现。
腹胀和腹泻:肝硬化会影响肠道功能,导致消化不良,出现腹胀、腹泻等症状。
高危人群需格外警惕
虽然肝硬化的早期症状不明显,但以下几类人群需要特别警惕:
- 长期大量饮酒者:酒精是导致肝硬化的重要因素,长期饮酒会直接损伤肝细胞。
- 肝炎病毒感染者:尤其是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病毒持续侵害肝脏,容易发展成肝硬化。
- 肥胖和代谢综合征患者:脂肪肝是肝硬化的重要前兆,而肥胖和代谢综合征会增加脂肪肝的风险。
- 自身免疫系统疾病患者: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会攻击肝脏,导致肝硬化。
- 有肝硬化家族史的人:遗传因素在肝硬化发病中也起到一定作用。
早期诊断是关键
由于肝硬化的早期症状不明显,定期检查对于高危人群来说尤为重要。目前,常用的诊断方法包括:
- 影像学检查:如腹部超声、CT和MRI,可以观察肝脏的形态和结构变化。
- 血液检查:通过检测肝功能指标,如转氨酶、胆红素等,评估肝脏功能状态。
- Fibrosis-4(FIB-4)指数:这是一个通过年龄、AST、ALT和血小板计数计算的指标,可以评估肝纤维化的程度。
肝硬化虽然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但通过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进展,避免发展到更严重的阶段。因此,如果发现自己有上述症状,尤其是高危人群,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适量饮酒、均衡饮食、定期运动等,也是预防肝硬化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