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你真的了解吗?
腰椎间盘突出,你真的了解吗?
腰椎间盘突出是常见的脊柱退行性疾病,主要由椎间盘退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引起,可压迫神经根或马尾神经,导致腰痛、坐骨神经痛、下肢麻木等症状。虽然腰椎间盘突出症令人痛苦,但通过合理的治疗和预防措施,大多数患者可以有效控制症状,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病因与症状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形成主要归因于腰椎间盘的逐渐退化。随着年龄的增长,椎间盘内的水分逐渐流失,导致其弹性降低,从而更容易受到损伤。具体而言,其成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椎间盘退变:腰椎间盘在脊柱的负荷与运动中承受强大的压应力。20岁以后椎间盘水分含量逐年降低,髓核失去弹性,在长期劳损和外力的作用下,纤维环发生破裂,髓核向后突出,严重者压迫神经产生症状。
外伤或暴力:急性外伤,如车祸、坠落伤、剧烈运动等,以及长期积累性损伤,如长期弯腰搬重物、坐姿不正确等,都可能导致椎间盘受损,引发突出。
遗传因素:尽管遗传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具体作用尚未完全明确,但部分研究显示,家族中有腰椎间盘突出病史的人,患病风险相对较高。
其他因素:如妊娠、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吸烟等,也被认为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有关。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症状包括:
腰痛:腰痛是椎间盘突出症状最先出现的症状,主要发生在下腰背部或腰骶部。疼痛性质一般为钝痛、放射痛或刺痛,活动时疼痛加重,休息或卧床后疼痛减轻。
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症绝大多数病人发生在腰4-腰5及腰5-骶1间隙,故容易引起坐骨神经痛。疼痛多呈放射性痛,由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外侧到跟部或足背。
腹股沟区或大腿内侧痛:高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突出的椎间盘可压迫L1、L2和L3神经根,出现相应的神经根支配的腹股沟区疼痛或大腿内侧疼痛。
马尾神经综合征:向正后方向突出的髓核、游离的椎间盘组织,可压迫马尾神经,出现大小便障碍,鞍区感觉异常,多表现为急性尿潴留和排便不能自控。
肢体麻木感:部分病人不出现下肢疼痛而表现为肢体麻木感,是椎间盘组织压迫刺激了本体感觉和触觉纤维而引发的麻木。
治疗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策略主要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大类。
- 保守治疗:大部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经保守治疗症状均能得到改善。因此,非手术治疗作为不伴有显著神经损害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卧床休息:卧床休息一直被认为是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最重要的方式之一。
药物治疗:非甾体类抗炎药、肌肉松弛剂等。
运动疗法:运动疗法包括核心肌群肌力训练、方向特异性训练等。
中医治疗:腰椎牵引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传统手段,应避免大重量、长时间牵引。
推拿正骨手法:骨伤二科正骨采用冯氏定点旋转复位手法治疗,恢复脊柱解剖位置,缓解肌肉的痉挛状态,从而恢复脊柱的静力平衡系统;通过康复指导、功能锻炼,重建脊柱的动力平衡系统,达到恢复脊柱稳定性的目的。
- 手术治疗:当保守治疗无效或病情持续恶化时,手术治疗则成为考虑的选项。手术方式包括单纯开窗椎间盘摘除术、椎间孔镜微创手术、后路椎间融合内固定术等。
预防措施
腰椎间盘突出症这一术语虽显专业,但通过调整日常生活习惯,我们完全有能力显著减少罹患此病的风险。以下,我将详尽阐述一系列有效的预防策略:
保持恰当的姿势至关重要。无论是坐立,都应努力维持腰背挺直,避免不良姿势如驼背或斜倚。坐时宜选用带靠背的座椅,并在腰部置放支撑垫,确保腰椎得到适当支撑。此外,不宜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应定时起身活动,如伸展或散步,以缓解腰部肌肉紧张。
避免长时间坐立同样重要。长时间坐立会使腰部肌肉持续紧张,增加腰椎间盘压力。因此,应尽量缩短连续坐立时间,每半小时至一小时变换姿势或活动。对于需长时间坐姿工作的职场人士,建议设置定时提醒,定时休息和活动。
正确搬运重物是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关键之一。许多人搬运重物时直接弯腰,此法对腰椎伤害极大。正确的搬运方式应是先蹲下,利用腿部肌肉承担重量,然后挺直腰部,用腿部力量提起重物。同时,尽量使重物靠近身体,减少腰椎扭转和受力。
加强腰部锻炼是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腰部肌肉的强健直接关系到腰椎的稳定性。因此,应加强腰部肌肉锻炼,如进行小燕飞、五点支撑等动作,以增强腰部肌肉力量和耐力,保护腰椎免受损伤。控制体重亦是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关键措施。体重过重会增加腰椎负担,导致腰椎间盘更易受损。
应注意控制体重,避免过度肥胖,通过合理饮食和适当运动实现。例如,多食富含纤维的蔬果,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食物摄入;保持适量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
注意保暖对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亦至关重要。腰部受凉会导致肌肉紧张和痉挛,增加腰椎间盘压力。因此,应注意保暖,特别是在秋冬季节和空调环境中,避免腰部长时间暴露于冷空气中。可穿着保暖衣物,或在腰部使用保暖贴片。
定期体检是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措施。体检有助于及时发现腰椎问题并采取治疗措施,防止病情恶化。
真实案例
28岁的患者在2021年12月14日被确诊为腰5骶1突出,主要症状是腰部疼痛,弯腰、挺腰、按压都会引起疼痛。CT显示腰5骶1突出,X光片显示腰椎曲度变直,腰椎轻度侧弯。患者本身偏瘦,存在高低肩、侧弯、含胸驼背、骨盆前倾等问题。
经过三个月的运动康复训练,患者的症状得到大幅改善。现在可以坐一两个小时而不会感到不适,上厕所腿也不麻了,可以弯腰系鞋带,腰部基本没有疼痛感。这个案例说明,通过科学的运动康复,大多数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可以有效改善症状,恢复正常生活。
另一位患者在确诊腰椎间盘突出两年半后,通过坚持倒走和八段锦等锻炼方法,成功消除了所有症状。至今已坚持锻炼1042天,没有复发。这个案例再次证明了运动康复在腰椎间盘突出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腰椎间盘突出并非一种无法预防和控制的病症。只要我们专注于腰部的健康,并从日常生活的细节入手,我们便能有效地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生。让我们即刻采取行动,实施积极的预防措施,为我们的脊柱健康投入更多的关怀与保护,从而确保我们的身体健康,享受更加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