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公安部发布最新反诈指南:这十种诈骗手法要当心

创作时间:
2025-01-22 00:35:49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公安部发布最新反诈指南:这十种诈骗手法要当心

近日,公安部发布了最新的反诈指南,旨在帮助公众识别和防范日益猖獗的电信网络诈骗。这份指南详细介绍了当前常见的十种诈骗手法,并提供了实用的防骗技巧。特别是在电子支付普及的今天,个人信息的安全尤为重要。通过了解这些反诈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和家人的财产安全。

电信网络诈骗手段层出不穷,让人防不胜防。根据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全国共起诉电信网络诈骗犯罪4.7万余人,起诉与电诈“洗钱”密切相关的帮信罪6.5万余人,掩隐罪6.5万余人。这些数据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和无数家庭的痛苦。

01

常见诈骗手法

电信网络诈骗的手段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

  1. 虚假贷款诈骗:诈骗分子搭建虚假贷款平台,以“安逸花”等知名贷款App为幌子,通过短信群发链接,诱导受害者点击并填写个人信息,进而骗取钱财。

  2. 投资理财诈骗:以“高回报、低风险”为诱饵,通过组建微信群、冒充“讲师”等方式,诱导受害者在虚假投资平台上进行投资,最终卷款潜逃。

  3. 冒充公检法诈骗:诈骗分子冒充公检法机关工作人员,声称受害者涉嫌违法,需要将资金转入“安全账户”进行审查,以此骗取钱财。

  4. 刷单返利诈骗:通过发布兼职广告,承诺高额回报,先给予小额返利获取信任,再诱导受害者加大投入,最终以各种理由拒绝返款。

  5. 虚假购物诈骗:在社交平台或网站发布虚假广告,声称有低价商品或免费赠送,要求私下转账,收款后拉黑受害者。

  6. 航班取消诈骗:冒充航空公司客服,发送航班取消信息,诱骗受害者点击虚假链接进行退改签操作,从而盗取银行账户信息。

  7. 游戏账号交易诈骗:以赠送游戏装备或低价出售游戏账号为诱饵,要求受害者扫描二维码或点击链接,进而实施诈骗。

  8. “杀猪盘”诈骗:通过网络交友平台,以情感为诱饵,建立信任后诱导受害者参与虚假投资或赌博,最终骗取钱财。

  9. 虚假招聘诈骗:发布虚假招聘信息,以高薪为诱饵,要求受害者缴纳培训费、保证金等,收款后消失。

  10. 冒充熟人诈骗:通过盗用社交账号或冒充熟人身份,以各种紧急情况为由,向受害者借款或要求转账。

02

实用防骗技巧

面对如此狡猾的诈骗分子,我们该如何保护自己呢?公安部反诈指南给出了以下实用建议:

  1. “四要”原则

    • 转账前要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核对对方身份。
    • 微信支付宝要开启转账延迟到账功能,发现被骗可以及时撤回。
    • 网上聊天要留意系统弹出的防诈骗提醒。
    • 接到可疑电话或发现自己亲友被骗的要及时拨打110。
  2. “四不要”原则

    • 不要向他人透露短信验证码、银行卡和身份证信息。
    • 不要在任何网站接受通缉令、逮捕令和资产冻结令。
    • 不要点击不明链接。
    • 不要将资产转入所谓的“安全账户”。
  3. 其他实用建议

    • 不要轻易添加陌生好友,尤其是涉及金钱交易的。
    • 不要轻信免费赠送、低价充值等说辞。
    • 不要轻易扫描陌生二维码或点击未知来源的链接。
    • 转账汇款前一定要多方核实,谨慎操作。
03

典型案例分析

以梁某等人跨境电信网络诈骗案为例,该诈骗集团在缅甸设立窝点,通过搭建虚假贷款平台、发送诈骗短信等方式,骗取1400余名受害者近6000万元人民币。这个案例揭示了电信网络诈骗的几个关键特征:

  1. 跨境作案:诈骗分子往往在境外设立窝点,利用地域差异逃避打击。
  2. 技术手段:通过短信群发、虚假App等技术手段实施诈骗。
  3. 团伙作案:形成完整的犯罪链条,分工明确,组织严密。
  4. 巨额利益:涉案金额巨大,给受害者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这个案例提醒我们,电信网络诈骗不仅是个别犯罪分子的零散行为,而是有组织、有预谋的犯罪活动。因此,提高防范意识,掌握反诈知识,显得尤为重要。

电信网络诈骗虽然手段多样,但只要我们保持警惕,掌握防范技巧,就能有效避免上当受骗。记住,天上不会掉馅饼,任何要求转账、提供验证码或个人信息的行为都要格外小心。同时,建议大家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学习更多反诈知识,让诈骗分子无从下手。让我们携手共建安全的网络环境,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