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春景到人生:解读张耒《早春》诗的意境与情感
从春景到人生:解读张耒《早春》诗的意境与情感
诗词有约,一号诗巷欢迎各位的到来。
天气尚寒时,春已缓缓归。
当我们还沉浸在冬日竹炉煎茶的浪漫中时,春天的一场绚烂又即将带我们走进另一个诗意世界。
诗与春风不负盟。
本期我们来分享一首写在早春时节的诗。
这首诗出自宋朝著名诗人张耒之手,它不仅优美还很深刻,8句写出了与众不同的意境,很是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
早春
宋·张耒
辉辉暖日弄游丝,风软晴云缓缓飞。
残雪暗随冰笋滴,新春偷向柳梢归。
可怜鬓发蹉跎老,每惜梅花取次稀。
何事都城轻薄子,买欢酤酒试春衣。
张耒,字文潜,号柯山,我国北宋时期的大臣、文学家、诗人。
因为早年生活贫困,后来又颠沛流离且屡次遭到朝廷的谪贬,所以张耒对社会现实的认识也格外深刻。
在张耒的诗作中,频出抒发羁之愁与描写黎民疾苦的作品。
这首《早春》意境优美、蕴意含蓄、韵味耐品,是张耒创作水平的见证,也是他心迹的代表。
诗的首联清丽可爱,让人一读就如沐春风:辉辉暖日弄游丝,风软晴云缓缓飞;一缕缕暖暖的阳光洒向大地,就如细密的游丝一般,风儿变得很软,晴云在天空中缓缓飞过。
这样一来,诗中的物象不但显得逼真鲜活,而且诗的意境也随之变得生动美妙,尤其是那味可人的春意,亦被体现得淋漓尽致。
颔联同样是景语描写:残雪暗随冰笋滴,新春偷向柳梢归;残雪随着冰笋滴下,新的春意偷偷地爬上了柳梢。
能够彰显早春气息的,不仅仅有暖阳、软风以及晴云,还有正在消化的残雪和初萌绿意的杨柳。
要想将诗写得动人,必须具有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和善于感受美的心灵。
张耒就是如此,他将一幅接一幅的美妙画面呈现于我们的眼前,通过自己灵活的捕捉,让我们于诗中寻觅到了春的影子。
冰笋滴雪,是一个新颖的画面,它不但有视觉效果,还具有听觉效果。
柳梢归春,是一个典型的画面,它虽无听觉效果,但却将视觉效果体现到了极致。
耳边是残雪滴下的声音,眼前是杨柳抹绿的景象,这样的早春,怎能不让人喜爱和陶醉呢?
接下来的颈联有些出乎人的意料,因为它于情感色彩方面略显出几分沧桑之意:可怜鬓发蹉跎老,每惜梅花取次稀;可怜“我”两鬓已白发苍苍,每每都为那些显得越来越稀疏的梅花而感到可惜。
唐朝诗人来鹄曾在他的《早春》中有云:偏憎杨柳难钤辖,又惹东风意绪来。尽管春天是一个生机盎然的时节,但春天的到来又无不代表着光阴的流逝。所以来鹄在看到萌生春意的杨柳时,呵出了这两句无奈之言。
张耒也一样,当他在面对生机初泄的早春景象时,也不由想到了自己的经历和自己已老的容颜,进而很自然地道出了心中的那份忧郁。
也因为有了颈联的转变,此诗的韵味又增添了颇多的厚重之意,此诗的意境也体现出几分与众不同。
尾联在颈联的基础之上再作升华:何事都城轻薄子,买欢酤酒试春衣;那些都城里悠闲的世家子弟们,都在那里沽酒买欢,争试着春衣。
故而在尾联的追加之下,诗中春机的活力、诗中现实与光阴流转背后的沉重都得以有力的体现,让人在被感染的同时,也难免生发了许多感想。
莺啼暖日烟堆水,我与春风醉不归;对于张耒的这首诗,不知屏幕前的各位看官在读完后感想何如?请在评论区留言一二,以作表达。
追逐古诗词之脚步,专注“读写同步”,欢迎大家关注一号诗巷,我们的每一期精彩,都在这里等着您!
本文原文来自网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