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节气中医养生指南:提升免疫力,安然过冬
大雪节气中医养生指南:提升免疫力,安然过冬
大雪节气的到来,标志着仲冬时节的开始,天气也开启了寒冷模式。此时,人体的阳气也随着自然界的阴气转盛而潜藏于内。中医专家提示,大雪时节气温骤降、降雪增多,容易诱发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养生防病重在“藏精”“护阳”。
饮食调养:温补滋养,提升免疫力
大雪节气是进补的大好时节,进补主要分为食补和药补。
食补:温补性食物
可吃一些温补性的食物,如羊肉、牛肉等肉类,以及一些益肾类的食物,如腰果、核桃等。此外,黑色食品如黑木耳、黑芝麻、黑豆等也可适当多吃一些,它们不仅可以补养肾气,还可抵抗寒冷,且能润肺生津。大雪食补不可过于机械,应根据自身阴阳气血的偏盛偏衰,结合食物之性来选择。
药补:中药调理
大雪节气常用的补药有人参、黄芪、阿胶、冬虫夏草、枸杞等,可和肉类一起做成药膳食用。药补要注意因人、因时、因地,才能真正达到养生的目的,建议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
另外,大雪节气,空气干燥,易伤津液,宜适当摄入新鲜水果和蔬菜,如大白菜、萝卜、苹果、脐橙等,以生津润燥。
推荐膳食
艾窝窝: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止虚汗的作用。但因糯米较难消化,故脾胃虚弱者慎食。
姜橘茶:可以温中散寒,理气健脾。
生活习惯:早睡晚起,保暖防寒
大雪时节阳气潜藏、阴气极盛,正是保养精神、收藏精气的好时机。这一时期宜早睡晚起以保护阳气、蓄积阴精;做好保暖,避免风寒之气侵犯机体,外出时适当增加衣物,戴帽子和围巾,多晒太阳;晚上睡前用热水泡脚,以驱除寒冷、活血通络。
运动方式:温和适度,养阳护阴
中医认为“动则生阳”。但大雪时节宜选择太极拳、八段锦等和缓的运动方式,尽量避免剧烈运动,以防大汗淋漓导致津液损伤、阳气外泄;户外运动时应选择天气晴朗的午后,以免风寒侵袭损伤阳气。
中药调理:艾灸代茶,温经散寒
艾灸
大雪节气艾灸百会、中脘、太渊、足三里、三阴交、涌泉等穴位,能温通经络,补肾助阳养阴益精,促进新陈代谢,从而利于体内阳气的生发,使畏寒的现象得到一定的改善。
代茶饮
理中茶:党参3克,干姜3克,炒白术3克,炙甘草3克。开水冲泡,代茶饮用。每日3-5杯。尤宜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消化不良者大雪时节饮用。
陈皮生姜茉莉花茶:陈皮3克、生姜3片、茉莉花3克。开水冲泡,代茶饮用。每日3-5杯。尤宜于大雪时节,阳气被郁,胃寒纳差者饮用。
黄精麦冬女贞茶:黄精、麦冬、女贞子各3克,开水冲泡,代茶饮用。每日3-5杯。尤宜于冬季,气候干燥,室内温热,饮食温燥,损伤阳气者。
通过坚持这些健康习惯,可以显著提升身体抵抗力,减少生病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