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军教你科学戒烟,告别烟草诱惑
刘军教你科学戒烟,告别烟草诱惑
“吸烟有害健康”,这句耳熟能详的警示语背后,是无数因烟草而受损的生命。北京安定医院精神科主任医师、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注册工作委员会委员刘军,以其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心理学背景,提出了一套科学戒烟方法,帮助烟民们摆脱烟草的诱惑,重拾健康生活。
认知关:看清烟草的真面目
“戒烟的第一步,是过‘认知关’。”刘军医生强调,只有真正认识到吸烟的巨大危害,才能产生坚定的戒烟动机。
吸烟对健康的危害是全方位的。烟草烟雾中含有7000多种化学成分,包括尼古丁、焦油、一氧化碳等数百种有害物质,其中有69种是确定的致癌物。这些有害物质会随着烟雾进入人体呼吸系统,导致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甚至是肺癌。不仅如此,烟草中的有害物质还会损伤心血管,导致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引发心绞痛、心肌梗死、间歇性跛行等疾病。
更令人担忧的是,吸烟对青少年的危害尤为严重。电子烟设计精巧别致,包装好看、好玩、好闻,容易引发青少年的好奇心。但研究显示,电子烟同样含有尼古丁等有害物质,长期使用会增加患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癌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而且,电子烟产生的气溶胶颗粒比传统烟草更小,更容易深入肺部,对健康造成更大威胁。
戒烟关:克服烟瘾的心理战术
认识到吸烟的危害后,接下来就是如何克服烟瘾。刘军医生指出,烟草依赖是一种慢性成瘾性疾病,仅靠自身毅力“干戒”的成功率仅有3%-5%。因此,需要借助专业的心理干预和行为疗法。
“在戒烟过程中,烟民会遇到各种‘拦路虎’,其中最常见的是戒断症状。”刘军医生解释道,当烟民减少烟量或停止吸烟后,体内的尼古丁浓度会逐渐下降,这会引发强烈的吸烟欲望,并伴随焦虑、抑郁、烦躁、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等情绪反应,以及恶心、胸闷、心悸、易疲倦等躯体反应。
要克服这些症状,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 心理干预:通过认知行为疗法改变吸烟习惯,学习深呼吸、冥想等放松技巧。
- 行为疗法:培养新的兴趣爱好,如运动、阅读等,转移对吸烟的注意力。
- 药物辅助: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尼古丁替代疗法(如尼古丁贴片、口香糖)或抗抑郁药、抗焦虑药减轻心理依赖。
诱惑关:构建无烟新生活
成功度过戒断期后,如何避免复吸成为关键。刘军医生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 告知身边人:让家人、朋友和同事知道你的戒烟计划,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 避开诱因:尽量避免去酒吧、KTV等容易引发吸烟欲望的场所。
- 建立健康生活方式:增加运动量,改善心肺功能;保持均衡饮食和充足睡眠,提高整体健康水平。
-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感到难以自制,可以随时拨打12320戒烟热线,或加入社区的健康自我管理小组,在家庭医生的指导下开展戒烟同伴教育和互助。
“戒烟是一个充满挑战但意义重大的决定。”刘军医生鼓励道,“通过科学的方法和坚定的意志力,你完全有能力成功。记住,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家人、朋友和专业机构都会是你坚强的后盾。”
让我们一起向烟草说“不”,拥抱一个更健康、更美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