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世界环境日:云南交出亮眼生态保护成绩单

创作时间:
2025-01-21 22:21:1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世界环境日:云南交出亮眼生态保护成绩单

在刚刚过去的第53个世界环境日,云南再次以卓越的生态保护成绩单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作为中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省份,云南不仅被誉为“植物王国”和“动物王国”,还在大气、水体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根据最新发布的《2023年云南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云南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高达97.7%,这一数据在全国范围内名列前茅。全省16个州(市)政府所在地环境空气质量总体保持良好,细颗粒物(PM2.5)年平均浓度仅为21.8微克/立方米,臭氧(O3)百分位数年均值为128 微克/立方米,展现出云南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的显著成效。

在水环境质量方面,云南同样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全省地表水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向好,508个国考、省考断面/点位中,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的断面/点位占比高达91.3%。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纳入国家考核的202个地表水国控断面/点位中,水质优良比例持续上升至94.1%,为历史最好水平;劣Ⅴ类断面比例持续下降至1.0%,为历史最少。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云南在水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方面的持续努力。

云南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更是走在了全国前列。作为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最集中的地区之一,云南以仅占全国4%的国土面积,保育了48.01%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和56.27%的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在南北间距不过900公里的土地上,拥有7种气候类型,囊括了地球上除海洋和沙漠以外所有的生态系统类型。

在极小种群物种保护方面,云南实施了120多个拯救保护项目,建立了30个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小区(点)、13个近地和迁地基地(园)、5个物种回归实验基地,共迁地保护极小种群野生植物61种共10万余株、回归定植16种共3万余株。滇桐、紫荆木、银缕梅等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在昆明植物园成功开花,标志着迁地保护的初步成功。

亚洲象保护是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标志性成果。通过建立亚洲象救护与繁育中心,实施常态化监测体系,云南省亚洲象种群数量从40年前的150头左右增长至300多头。2021年,“短鼻家族”野象北上南归之旅,成为全球关注的生态佳话。

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的建设,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作为亚洲最大的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这里保存了2万余种、30余万份野生生物种质资源,为众多珍稀物种提供了安全的避风港。

云南的生态保护成就,不仅体现在数据和案例上,更体现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中。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作为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展现了云南人民世代传承的生态智慧。2023年9月以来,景迈山接待游客40.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38亿元,走出了一条“因茶致富、因茶兴业”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云南的生态保护成绩单,不仅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也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贡献。作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一份子,云南正以实际行动诠释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