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豫园路电话亭变身“城市胶囊”:创新设计让老设施焕发新生
上海豫园路电话亭变身“城市胶囊”:创新设计让老设施焕发新生
上海豫园路上的老式电话亭经过设计团队100architects的巧手改造,摇身一变成为了集休息、充电、阅读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胶囊”。这些电话亭不仅保留了原有的通话功能,还新增了无线网络连接、USB充电插座、报摊架等多种现代设施,成为了上海街头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这种创新改造不仅赋予了老旧电话亭新的生命,也为城市空间注入了更多活力。设计团队以“将电话亭变成一个公共家具,用抢眼的外观看与颜,让这座家具与其它公共空间建立对话”为目标,保留了电话亭原有的矩形空间,在外层漆上哑光黑、内装则以亮眼哑光橘呈现。
三款电话亭都有不同的空间规划,其中两款结合休憩座位空间,以“城市胶囊”的概念为构思,将公用电话亭变得不只是提供拨打电话服务,还多了休憩、庇护等私密空间的功能。白天抢眼的黑橘色设计,到了夜晚多了LED灯的亮光,为人行道提供照明。
设计团队依据电话亭原有的通话功能,结合现的手机需求与人性化设计,提供无线上网、USB充电插座、座位、报摊架、咖啡桌、夜间阅读灯与紧急公共电话等设备,让上海豫园路人行道上的这五座电话亭,带来结合新通讯功能与旧有电话亭特点的城市改造,成为上海的新地标。
这种改造趋势在全球范围内并不罕见,但上海豫园路的“城市胶囊”项目却以其独特的设计和实用性脱颖而出。在全球电话亭改造案例中,日本奈良的“金鱼电话亭”、伦敦灯光节的艺术装置等,更多地侧重于艺术性和观赏性。而上海的“城市胶囊”则在保持艺术设计感的同时,更注重实用功能,真正将电话亭融入了现代都市生活。
电话亭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部分,承载着城市的历史记忆。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电话亭逐渐失去了原有的功能,面临着被拆除的命运。然而,上海豫园路的电话亭改造项目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通过创新设计和功能升级,让这些承载着城市记忆的电话亭重新焕发生机,成为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部分。
这种改造不仅保留了电话亭的历史价值,还赋予了它们新的实用功能,使其成为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这种改造体现了城市管理者对公共空间的创新利用,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城市公共空间将更加充满创意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