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雨看戏,床头听曲:记一位痴迷红楼梦的戏迷老人
冒雨看戏,床头听曲:记一位痴迷红楼梦的戏迷老人
“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似一朵轻云刚出岫……”每当这段熟悉的旋律响起,爷爷那饱经风霜的脸上便会绽放出孩童般的笑容。他那双浑浊的眼睛里闪烁着异样的光芒,仿佛整个世界都在这一刻静止,只留下舞台上那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
《红楼梦》是爷爷最钟爱的戏曲。他常说,这部戏就像一坛陈年老酒,越品越有味道。家里堆满了各种版本的《红楼梦》戏曲碟片,从越剧到京剧,从昆曲到豫剧,应有尽有。爷爷对这些碟片视若珍宝,每次拿出观看前,都会小心翼翼地用干净的布擦拭,生怕有一点灰尘玷污了这珍贵的艺术品。
记得小时候,我常常看到爷爷坐在老旧的藤椅上,手里拿着一把扇子,随着戏曲的节奏轻轻摇晃。他那浑厚的嗓音,时而婉转,时而激昂,仿佛自己就是戏中的人物。每当听到动情处,爷爷还会忍不住落下泪来,那份投入和痴迷,让人不禁感叹戏曲的魅力。
每年的戏曲演出季,是爷爷一年中最期待的日子。他会早早地准备好板凳,拉着我和家人一起去占个好位置。演出开始后,爷爷的眼睛一刻也不离开舞台,偶尔还会小声地跟随着演员们一起吟唱。看到精彩处,他更是忍不住鼓掌叫好,那份热情和投入,感染着周围每一个人。
有一次,村里来了一个著名的戏曲团,要演出全本的《红楼梦》。爷爷得知消息后,兴奋得像个孩子。他早早地就去排队买票,生怕错过这场难得的演出。演出那天,他特意换上了新衣服,还特意准备了一大包零食,打算在剧院里好好享受这场视听盛宴。
然而,天公不作美,演出当天竟然下起了大雨。我劝爷爷不要去了,但他却坚决不肯。他说:“这场演出我等了一年,怎么能因为一场雨就放弃呢?”于是,他穿上雨衣,拄着拐杖,冒着大雨赶到了剧院。当他浑身湿漉漉地出现在剧院门口时,所有人都被他的执着感动了。
那场演出,爷爷看得格外认真。当戏中人物的命运起伏时,他时而叹息,时而落泪,完全沉浸在了剧情之中。演出结束后,他久久不愿离去,一遍又一遍地回味着戏中的精彩片段。他说:“这场戏,我看了十几次,每次都有新的感受。这就是戏曲的魅力,也是《红楼梦》的魅力。”
随着年龄的增长,爷爷的身体逐渐不如从前。尽管行动不便,但他对戏曲的热爱却从未减少半分。即使行动不便,他也坚持每天听戏,有时甚至会让家人帮忙把收音机搬到床边,以便能随时听到那些熟悉的旋律。
如今,虽然爷爷已经离开了我们,但他的那份对戏曲的执着和热爱,深深地影响了我。每当我听到那些熟悉的曲调,总会想起爷爷那充满激情的模样,心中便涌起一股暖流。爷爷不仅教会了我欣赏戏曲之美,更用他的生活态度告诉我,无论年龄多大,都应该保持一颗热爱生活的心。这份珍贵的记忆,将永远珍藏在我的心里。
正如秦腔艺术家安万所说:“秦腔是‘吼’出来的。”戏曲不仅是艺术的表达,更是一种情感的宣泄。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戏曲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情感的出口,让人们在欣赏艺术的同时,也能找到内心的宁静。爷爷对《红楼梦》戏曲的痴迷,正是这种情感寄托的体现。他用一生的时间,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戏迷,也让我们明白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