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写作能力的现状与培养策略
小学生写作能力的现状与培养策略
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需要更新教学理念,改进习作教学策略。本文分析了当前小学生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小学生写作能力现状及问题
当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限制了学生语文水平的提升,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首先,语文写作相对比较抽象,很多学生缺乏基础兴趣。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没有让学生进行足够的训练,导致他们不能将所学的写作技巧应用于实践。因此,很多小学生在写作时缺乏灵感,不知道如何下笔,长时间如此,不少学生对写作产生抵触心理。
另外,很多教师采取固定的写作模式,虽然这种方式可以在短期内提高学生的作文文采,但不利于长期发展。一旦学生习惯这种模式,遇到不适用模板的情况就会束手无策。此外,部分教师的写作水平有限,无法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指导。最后,很多学生在作文中不能很好地表达真情实感,这与他们平时对事物的观察和感悟较少有关。
有效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策略
教师引导学生积累语文素材
现在的小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没有重视知识积累,这直接导致写作能力较差。因此,教师在写作教学时应让学生多阅读素材和知识点。同时,教师还需要让学生进行更多的写作练习,针对不同的主题,让学生在实际写作的过程中运用已积累的素材和知识。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户外活动,让他们观察周围的世界,记录生活的点滴,然后将这些内容和感受写入文章。这样不仅能提升写作能力,还能开拓学生的视野。
创新语文写作教学方法
传统写作教学中,教师更多注重理论知识讲解,过程枯燥,难以激发学生兴趣。因此,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方法,运用现有资源,提高写作教学的趣味性。例如,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作文写作相关的材料。视频播放后,教师需要对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
写作能力的培养重在平时。要想让学生写出表达真情实感的好文章,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生活中很多小事都能反映一定的现象或代表一类事情。现实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变化,很多看似平淡的事物,通过仔细观察都能发现其中的道理。这就需要学生具备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将这些美好的事物观察到并灵活运用到作文写作中。这样完成的写作能让读者在阅读时感受到真实和贴切。
结束语
写作教学对于学生语文成绩的提升以及文化素养的培养至关重要。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重视写作教学,多了解和学习先进的教学思想,引导学生注重知识和素材积累、观察生活中的美,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调整和创新,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对写作学习的兴趣,培养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 谢秀猛.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途径探析[J].软件:教学,2014(10):164-164.
[2]曾粼.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创新途径探析[J].新课程(上),2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