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平安银行领年内最大罚单:6723万罚款暴露多领域违规

创作时间:
2025-01-21 22:16:07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平安银行领年内最大罚单:6723万罚款暴露多领域违规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披露的一则行政处罚信息震惊了整个金融圈:平安银行因多项违法违规行为被处以巨额罚款,总金额高达6723.98万元。这一处罚不仅创下了今年以来银行业单笔罚单的最高纪录,也再次敲响了金融行业合规经营的警钟。

01

违规细节:触目惊心的权力滥用

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平安银行的违法违规行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 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存在个别高管人员未经任职资格核准实际履职、同一股东实质提名董事超比例、部分岗位绩效薪酬延期支付比例低于监管要求等问题。

  • 信贷业务:向关系人发放信用贷款,违规发放并购贷款、流动资金贷款、个人贷款,流动资金贷款、个人贷款用途不合规,授信责任认定后问责不到位。

  • 同业业务:违规接受第三方金融机构信用担保,分支机构承担非标投资信用风险,通过同业投资掩盖资产损失、延缓风险暴露、提供土地储备融资,违规垫付某产品赎回资金,同业非标投资业务未计足风险加权资产,以贵金属产业基金模式融出资金违规用于股权投资。

  • 理财业务:违规向理财产品提供融资、虚构风险缓释品、未计提风险加权资产,代客理财资金用于本行自营业务,理财产品相互交易,理财产品信息披露不合规,理财投资“名股实债”类资产未计入非标债权类资产投资统计,结构性存款业务实质是“假结构”。

  • 其他方面:部分非现场监管统计数据与事实不符,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来源于贷款资金,未对投保人进行需求分析与风险承受能力测评。

02

重罚之下:理财业务首当其冲

此次处罚对平安银行的理财业务造成了巨大冲击。据统计,受季末回表、债市波动等因素影响,银行理财行业当下面临千亿元级别的赎回压力。平安银行也不例外,其理财产品规模在近期出现了明显缩水。有数据显示,一家中小银行的理财业务负责人表示,该行理财产品规模从600亿元降至567亿元,缩水近5%。而平安银行的情况可能更为严峻,有业内人士透露,近期银行理财行业整体赎回规模已超过5000亿元。

面对赎回压力,平安银行采取了暂停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快速赎回服务的措施。10月8日,平安理财发布公告称,由于已垫支的金额达到设定的垫支总额,暂停提供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的快速赎回服务。这一举措虽然在短期内缓解了流动性压力,但也暴露出平安银行在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方面的不足。

03

监管加码:金融强监管态势不减

此次对平安银行的重罚,是今年以来金融监管总局持续加强监管的一个缩影。据统计,今年前五个月,金融监管总局及其派出机构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累计开出1900余张罚单,累计罚没金额超过6亿元。涉事银行既有国有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银行,也有农商银行、农信社、村镇银行等。

金融监管总局近日公布的2024年规章立法工作计划显示,监管部门正加快弥补制度短板弱项,全面提升监管执法效能。例如,拟在今年制定《银行保险机构产品适当性管理办法》《金融机构合规管理办法》《资产管理产品信息披露管理办法》,拟在今年修订《中国银保监会行政处罚办法》《中国银保监会现场检查办法(试行)》等。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强监管严监管态势将进一步持续和深化,这既是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重要内容,也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举措,其中关键是按照中央金融工作会议要求,深入实施“五大监管”。

04

反思与建议:如何避免重蹈覆辙

此次平安银行高管违规事件,暴露出金融机构在公司治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为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平安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管理:

  1.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严格执行高管任职资格核准制度,确保所有高管人员均符合监管要求。同时,优化董事会结构,避免单一股东过度影响力。

  2. 加强内部控制: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加强对信贷业务、同业业务、理财业务等关键领域的风险管控。完善绩效考核机制,确保绩效薪酬延期支付比例符合监管要求。

  3. 提升风险管理能力:加强对贷款资金用途和流向的监控,防止信贷资金违规流入限制性领域。同时,加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确保理财产品信息披露真实、准确、完整。

  4. 强化合规文化建设:树立合规经营意识,加强员工培训,确保所有业务活动均在法律法规框架内进行。建立有效的合规风险报告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违规行为。

此次平安银行高管违规事件再次提醒我们,金融机构必须时刻保持警醒,严格遵守监管规定,加强内部管理,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同时,监管部门也应继续加大监管力度,对违规行为保持零容忍态度,维护金融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