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高一低”饮食模式显著增加中风风险,膳食纤维可降低风险
“五高一低”饮食模式显著增加中风风险,膳食纤维可降低风险
中风是我国居民健康的“头号杀手”,其特点为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给众多家庭带来沉重负担。最新研究揭示,饮食习惯与中风风险密切相关,尤其是饮食炎症指数高的食物,会显著增加中风风险。
饮食炎症指数与中风风险的关系
2024年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等研究机构在《英国医学会公共卫生》期刊上发表了一项重要研究。该研究分析了4.4万人的健康数据,平均年龄46岁,通过计算饮食炎症指数,探讨其与中风之间的关系。
研究结果显示,饮食炎症指数与中风风险呈正相关,即饮食炎症指数越高,中风风险越高,最高可增加87%!具体而言,饮食中的“五高一低”因素与中风密切相关:“五高”包括碳水化合物、胆固醇、多不饱和脂肪酸、铁、酒精含量偏高,“一低”则指膳食纤维偏低。
常见的促炎食物
红肉及加工肉
红肉如猪牛羊肉,摄入过多会促进身体炎症反应,同时增加患2型糖尿病、结直肠癌及肥胖的风险。加工肉如烟熏肉、火腿、香肠、培根等,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有害物质,如N-亚硝基化合物、多环芳烃类和杂环胺类,提高人体氧化应激水平,引发炎症反应。
高油高糖食物
2017年《脂质研究杂志》发表的研究发现,小鼠摄入高脂肪饮食时,小肠细胞氧化应激反应显著增加,导致全身炎症。高糖食物同样会通过增加氧化应激反应,使血液中炎症因子水平升高。
油炸食品
油炸食品富含反式脂肪酸,并在高温烹调、煎炸过程中产生大量促炎物质,如杂环胺和多环芳烃。
精细主食
大米饭、白馒头、白面包等精加工主食富含精制碳水化合物,血糖反应较高,高血糖水平会促使炎症反应上升。
酒精
酒精不仅加重肝脏负担,还会杀死肠道中的正常健康细菌,破坏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诱发炎症反应。
膳食纤维如何降低中风风险
最新研究揭示了6类饮食因素与中风风险的关系,包括碳水化合物、胆固醇、多不饱和脂肪酸、铁、酒精和膳食纤维。其中,唯有膳食纤维摄入量与中风风险呈负相关。
膳食纤维通过以下机制降低中风风险:
- 降低炎症:高膳食纤维摄入量可降低患多种慢性炎症疾病的风险。膳食纤维能够促进肠道有益菌的生长,减轻肠道介导的全身炎症。
- 降低血压:膳食纤维能结合胆酸,避免其合成为胆固醇沉积在血管壁,同时促进钠的排出,调理血压。
- 降低血脂:膳食纤维通过减少脂肪的摄入和吸收、结合脂质、降低肝脏中胆固醇的合成等途径,发挥降血脂作用。
- 降低血糖:摄入足够的膳食纤维能够降低糖尿病患者餐后的血糖水平,同时减少葡萄糖不耐受、高胰岛素血症和餐后高脂血症等慢性疾病的风险因素。
- 改善血管健康: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生长和修复,提高血管的弹性和稳定性。血管健康是中风的重要保护因素之一,而膳食纤维可以通过促进血管健康来降低中风风险。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