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东控股重整方案引争议,8.32亿投资款难解债务困局
仁东控股重整方案引争议,8.32亿投资款难解债务困局
2025年1月7日,仁东控股(002647.SZ)收到广东省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广州中院”)送达的(2024)粤01破380-2号《决定书》,广州中院准许公司在重整期间在管理人的监督下自行管理财产和营业事务。这一决定标志着仁东控股的重整进程迈出了重要一步,但同时也引发了市场和投资者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重整申请获准,公司获准自行管理财产
根据广州中院的决定书,仁东控股已经基本完成债权债务清查、清产核资等工作,并通过公开招募方式确定了投资方,制定了预重整方案,取得了主要债权人的支持。公司核心业务第三方支付业务仍正常运营,具备自行管理财产和营业事务的基础条件。
重整方案引发争议,超低价转增股份受质疑
重整方案显示,包括中信资本在内的投资人将受让公司股份,合计支付重整投资款8.32亿元。其中,战略投资人中信资本将按照1.30元/股的价格受让1.15亿股,财务投资人则按照2.00元/股的价格受让3.41亿股。这一价格远低于预重整投资协议签署日收盘价7.06元/股,分别仅为18.41%和28.33%。
这一超低价转增方案引发了中小投资者的质疑。有投资者指出,如此低的转增价格将大幅稀释原有股东的权益,可能损害上市公司股东的合法权益。尽管中信证券出具了专项意见,认为该定价系依据公司实际情况、预重整投资人面临风险情况、市场同类案例等综合协商确定,但仍难以平息市场的质疑声。
债务重组仍存挑战,支付牌照价值凸显
仁东控股的重整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截至2023年末,公司借款逾期约8.53亿元,偿债压力较大。尽管本次重整投资款8.32亿元将用于清偿各类债务,但仍不足以完全解决公司的债务问题。此外,公司2020年至2023年连续四年净利润亏损,经营状况堪忧。
然而,仁东控股仍具有一项重要资产——其子公司合利宝持有的支付牌照。该牌照支持数字人民币交易,提供商户收单服务,并具备跨境支付资质,在国内第三方支付领域具有一定优势。这一牌照价值在当前数字支付和跨境支付需求日益增长的背景下显得尤为珍贵,成为吸引重整投资人的关键因素之一。
投资者需谨慎,重整结果仍存不确定性
重整申请的通过为仁东控股带来了生机,但重整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仍然不容忽视。公司后续仍面临重整失败的风险,如果因重整失败而被宣告破产,根据相关规定,公司股票将面临被终止上市的风险。
对于投资者而言,需要密切关注重整进展,理性评估投资风险。尽管重整方案中提到的战略投资人中信资本具有强大的股东背景和丰富的管理经验,但重整结果仍存在不确定性。投资者应谨慎对待,避免盲目入场。
仁东控股的重整之路刚刚开始,未来仍充满挑战。在重整过程中,如何平衡各方利益,如何有效改善公司经营状况,如何确保重整方案的公平性和合理性,将是决定重整成败的关键因素。投资者需保持理性,密切关注后续进展,以制定合理的投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