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瑪目安薩里的思想遺產:哲學、信仰和人性
伊瑪目安薩里的思想遺產:哲學、信仰和人性
伊玛目安萨里是伊斯兰黄金时代的著名思想家,他的思想遗产涵盖了哲学、信仰和人性等多个领域。他与当时穆斯林哲学家的冲突,特别是他对古希腊哲学的批判,以及他提出的知识伊斯兰化的方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伊玛目安萨里,全名艾布•哈米德•穆罕默德•本•穆罕默德•图西•安萨里,出生于波斯霍拉桑的图斯,出身于纺毛工匠家庭。安萨里由“纺毛者”一词派生而来,并以此名著称于世。安萨里早年接受传统伊斯兰教育,能背诵全部古兰经和背记圣训名段。
伊玛目安萨里是伊斯兰史上最著名、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涉足多学科领域的研究。他的教育理论成为中世纪后对世界文化影响最广泛的理论之一。
伊玛目安萨里成年后生活在塞尔柱帝国,该帝国是11世纪塞尔柱突厥人在中亚、西亚建立的伊斯兰帝国。塞尔柱政权认识到安萨里的巨大潜力,任命他为大学者,以应对哲学家、理性主义者和其他人对伊斯兰信仰及政权提出的挑战。作为一位多才多艺、学识渊博的集大成者,安萨里能够与对手进行辩论和推理,因此获得了“伊斯兰的证明”(Hujjatul Islam)的称号。
尽管有些人将伊玛目安萨里归为哲学家的范畴,但他所处的时代,“哲学家”一般都存在争议,很多方面都与伊斯兰信仰格格不入,因此,伊玛目安萨里刻意与这一标签保持距离。
与哲学家的冲突
伊玛目安萨里的知识体系根植于古兰经和圣训,因此,他对比受古希腊思想家影响的穆斯林哲学家持批评态度。他发现,穆斯林在接触到希腊、波斯和印度哲学时过于热情,很多哲学家翻译这些作品时缺乏正确的鉴别力,甚至发出与伊斯兰信仰相悖的观点。
伊玛目安萨里发现,穆斯林哲学家对新柏拉图主义哲学思想进行不加批判的全盘采纳,同时过分强调理性思维,而这种采纳与宣传,恰好以损害真主的启示为代价。
出于对这一“理性”趋势的担忧,伊玛目安萨里试图就希腊哲学的潜在危险向穆斯林哲学家发出警告。受此激励,他撰写了《哲学家的不连贯》(Tahāfut al-Falāsifah)一书,敦促同时代的哲学家严格遵守古兰经和圣训,反对盲目模仿希腊哲学思想。
伊玛目安萨里的批评尤其针对伊本•西纳和法拉比等人的哲学思想,认为他们因接受希腊思想而误入歧途。伊玛目安萨里承认希腊哲学的某些方面与伊斯兰信仰相吻合,但是,他坚信希腊哲学大部分内容与伊斯兰教的核心教义相冲突,如若想要接受,就必须完成“伊斯兰化”。
虽然“伊斯兰化”一词在现代才开始流行,尤其是在穆斯林高等学府,譬如马来西亚国际伊斯兰大学(IIUM),但这一概念最早其实可以追溯到安萨里时代。他在《哲学家的不连贯》一书中主要倡导现在所说的知识伊斯兰化,伊玛目安萨里认为,外部知识、世俗知识必须经过伊斯兰化,才能进入伊斯兰信仰体系,以确保其符合伊斯兰原则。
伊玛目安萨里的方法可以理解为“3A”方法,即:
- Adopt:采纳其他文明的积极方面;
- Adapt:对上述文明加以调整,使之符合伊斯兰信仰;
- Assimilate:将可接受的部分吸收到伊斯兰知识体系中。
这种方法符合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的名言:“睿智的言辞是信士遗失他处的财产;无论信士在哪里找到它,都应当尝试拥有它。”
伊玛目安萨里对内在理解的追求
伊玛目安萨里辞去巴格达尼扎米亚大学的要职后,最终踏上了横跨阿拉伯半岛的灵魂探索之旅,访问了巴勒斯坦、波斯和黎凡特等国家,同时他还前往麦加朝觐。漫长的旅途,帮助他克服了思想和精神危机,加深了他对伊斯兰信仰的理解。
当伊玛目安萨里重新获得内心的宁静之后,便写下了他的巨著《圣学复兴》。这部著作探讨了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肉体和精神的纯洁,人类的知识,对于造物主的崇拜,人与植物中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安萨里对人性的看法
伊玛目安萨里认为,人的地位介于天使和动物之间。在知识、正义和真主启示的指引之下,人甚至可以提升到天使般纯洁的水准。然而,如果被愤怒和欲望所支配,人就会堕落到最底层,与动物无异。伊玛目安萨里强调,知识对灵魂的发展与成长至关重要,因为知识能带来精神的升华和今世后世的幸福与成功。
在《圣学复苏》和其他著作中,伊玛目安萨里广泛论述了人类如何通过宗教仪式和冥想来净化灵魂,并从古兰经和圣训的角度出发,对嫉妒、骄傲和贪婪等精神和心理疾病提供了相对应的治疗方法。他对人性的研究超越了现代心理学,因为他重点探索了灵魂对人类行为和举止的影响,他认为,这种影响源于人的内在精神状态。
人的精神层面
伊玛目安萨里和其他穆斯林学者一样,认为人的灵魂由四大功能组成:灵魂(Ruh)、智力(Aql)、自我(Nafs)和心灵(Qalb)。伊玛目安萨里认为,组成人类灵魂的并非独立的个体,而是同一本质的不同方面。随着灵魂的发展,它会经历不同的阶段——智力处理知识,心灵作为精神情感的中心,而自我则驱动欲望。
伊玛目安萨里还指出了人性的几种属性:
- 身体属性(Al-Jasadiah):即生理需求。
- 动物属性(Hayawaniah):即本能的欲望和情感。
- 神圣属性(Rabbaniyyah):即道德的卓越和精神的纯洁。
- 恶魔属性(Shaitaniah):即使人误入歧途的负面特质。
- 天使属性(Malakaniah):即纯洁、智慧、以及对造物主的绝对服从。
伊玛目安萨里将灵魂比喻为一面反映个人道德品质的镜子——美德使灵魂明亮,罪恶使灵魂暗淡。
教育在人类发展中的作用
伊玛目安萨里认为,知识不仅储存在脑海,更蕴藏在人的灵魂中,可以通过适当的教育来培养一个人的灵魂。伊玛目安萨里把孩子比作未经雕琢的钻石,而教育则将孩子塑造成为一个高雅的人。伊玛目安萨里还认为,通过教育,人类可以完善自己的行为,实现精神和智力的双重发展与卓越。
本文原文来自IslamC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