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草甘膦除草剂:高效除草还是生态隐患?

创作时间:
2025-01-22 06:24:50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草甘膦除草剂:高效除草还是生态隐患?

草甘膦是一种广泛应用的除草剂,虽然能有效控制杂草,但其在土壤中的残留时间长达4至7天,甚至会形成结合态残留物,对生态系统造成长期影响。近期,关于草甘膦是否真正环保的讨论再次升温,引发了公众对其生态影响的关注。本文将深入探讨草甘膦的实际影响,揭示其对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的双重作用。

01

草甘膦的环境影响

草甘膦在土壤中的残留时间较长,可达4-7天,甚至形成结合态残留物。草甘膦通过抑制植物的香豆酸途径,影响植物的生长和防御机制,导致其在面对食草昆虫时的抵抗力下降。草甘膦的干扰不仅影响了植物的生长和代谢,还可能削弱植物抵御昆虫侵害的能力。比如,研究显示,草甘膦处理过的植物在面对食草昆虫时,表现出更高的叶片损伤率,这表明它们在防御机制上存在明显的不足。

02

草甘膦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

草甘膦对鲤鱼等水生生物的神经毒性影响。研究发现,草甘膦与毒死蜱的单一和联合暴露均会对鲤鱼神经系统造成影响,导致氧化应激和脂质过氧化损伤,PI3K-Akt信号通路可能参与其中。此外,联合暴露较单一暴露可能对鲤鱼脑造成更严重的毒性影响,存在协同作用。该研究为草甘膦与毒死蜱的生态风险评估提供了理论参考。

草甘膦对昆虫种群的影响,特别是对植物与昆虫相互作用的生态影响。草甘膦通过抑制植物的香豆酸途径,影响植物的生长和防御机制,导致其在面对食草昆虫时的抵抗力下降。然而,近期研究表明,某些草甘膦抗性植物在抵御昆虫损害方面表现出更强的能力,挑战了传统生态理论。研究显示,草甘膦抗性植物可能通过基因突变获得双重抗性,增强了其对草甘膦和昆虫的抵抗力。这一发现对农业生态系统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视角,强调可持续农业的重要性,包括生物除草剂、精确农业和综合害虫管理等策略,以减少草甘膦的负面影响并维护生态平衡。

03

草甘膦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现状

草甘膦自1974年问世以来,已在全球130多个国家的30余种作物上广泛应用,并在生物育种作物上积累了近30年的成功应用记录。2024年是农达®诞生50周年,其每年处理面积超过60亿亩次,服务农户15亿人次。草甘膦占据了全球除草剂市场的半壁江山,其销售额甚至是第二大除草剂的6倍有余。在草甘膦应用场景中,约16%为OTT应用(即用于转基因作物),而剩余约84%的草甘膦为常规应用(非OTT应用)。草甘膦高效、低毒,在所有除草剂中防治谱最广,用药量较低,且对后茬作物安全,即便是提高剂量使用对生物育种作物安全性也较高。随着耐除草剂作物的推广,将会重构除草剂市场格局,草甘膦等目标除草剂用量增加。

04

草甘膦的环保性评估

草甘膦在土壤中的残留时间较长,可达4-7天,甚至形成结合态残留物。草甘膦通过抑制植物的香豆酸途径,影响植物的生长和防御机制,导致其在面对食草昆虫时的抵抗力下降。草甘膦的干扰不仅影响了植物的生长和代谢,还可能削弱植物抵御昆虫侵害的能力。比如,研究显示,草甘膦处理过的植物在面对食草昆虫时,表现出更高的叶片损伤率,这表明它们在防御机制上存在明显的不足。草甘膦对鲤鱼等水生生物的神经毒性影响。研究发现,草甘膦与毒死蜱的单一和联合暴露均会对鲤鱼神经系统造成影响,导致氧化应激和脂质过氧化损伤,PI3K-Akt信号通路可能参与其中。此外,联合暴露较单一暴露可能对鲤鱼脑造成更严重的毒性影响,存在协同作用。该研究为草甘膦与毒死蜱的生态风险评估提供了理论参考。

草甘膦在现代农业中的广泛应用,特别是在转基因作物中的重要地位,凸显了其在农业生产中的不可或缺性。然而,其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潜在影响也不容忽视。因此,草甘膦的使用需要在农业生产的需求和环境保护之间寻求平衡,通过科学管理和合理使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其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可持续农业的发展目标。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