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道德经》第28章:怎样才算真正的成功?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道德经》第28章:怎样才算真正的成功?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721/16/83944385_1129321880.shtml

原文: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译文:
深知什么是雄强,却安守雌柔的地位,甘愿做天下的溪涧。甘愿做天下的溪涧,永恒的德性就不会离失,回复到婴儿般单纯的状态。
深知什么是明亮,却安于暗昧的地位,甘愿做天下的模式。甘愿做天下的模式,永恒的德性不相差失,恢复到不可穷极的真理。
深知什么是荣耀,却安守卑辱的地位,甘愿做天下的川谷。甘愿做天下的川谷,永恒的德性才得以充足,回复到自然本初的素朴纯真状态。朴素本初的东西经制作而成器物,有道的人沿用真朴,则为百官之长,所以完善的政治是不可分割的。

在《道德经》的深邃智慧中,“知其雄,守其雌”这一章节以其独特的哲学视角,展现了道家思想对于人生哲理、社会治理以及个人修养的深刻理解。
这段文字不仅是对个人品德修养的指引,更是对理想社会状态的一种向往和追求。

⦿雄雌之辩,阴阳之道
“知其雄,守其雌”,开篇即以雄雌之喻,揭示了道家对于阴阳平衡、刚柔相济的深刻理解。雄,代表阳刚、强势;雌,则象征阴柔、退让。
在道家看来,真正的智慧不在于一味地追求强势与胜利,而在于能够洞悉事物的本质,明白何时该进、何时该退,达到一种内外和谐、刚柔并济的境界。
这种境界,既非纯粹的刚强,也非单纯的柔弱,而是两者之间的微妙平衡,是“知其雄而守其雌”的至高智慧。

⦿天下谿,常德不离
“为天下谿,常德不离”,进一步阐述了这种智慧在人生与社会中的实践意义。
谿,即溪涧,象征着谦逊、包容与接纳。甘愿做天下的溪涧,意味着以谦逊的态度面对世间万物,无论高低贵贱,都能一视同仁,包容并蓄。
这种态度,使得个人的品德修养得以保持恒常不变,如同婴儿般纯真无邪,无欲无求,达到了“常德不离”的境界。

⦿明暗、荣辱之间的智慧
“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则是通过明暗、荣辱的对比,进一步强化了道家对于内在修养与外在表现的辩证思考。
白与黑、荣与辱,本是对立的两面,但在道家的智慧中,它们却是相辅相成、互为依存的。深知明亮之美好,却不失对暗昧的接纳与理解;深知荣耀之辉煌,却能安于卑辱之位而不失其志。
这种超然物外的态度,使得个人能够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坚定,达到“常德不忒”、“常德乃足”的至高境界。

⦿回归自然,大制不割
“复归于婴儿”、“复归于无极”、“复归于朴”,这些表述都指向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回归自然本初的状态。
在道家看来,自然本初的状态是最纯真、最完美的状态,是人类应该追求和向往的理想境界。
而要达到这种境界,就需要摒弃一切外在的束缚和干扰,回归内心的宁静与纯粹。这种回归,不仅是对个人品德修养的提升,更是对社会治理模式的深刻反思和重构。
在道家看来,完善的政治应该是“大制不割”的,即各种制度、政策之间应该相互协调、相互补充,形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而不是相互割裂、相互对立的。

综上所述,“知其雄,守其雌”这一章节以雄雌之喻为引子,通过明暗、荣辱的对比和回归自然的追求,深刻阐述了道家对于人生哲理、社会治理以及个人修养的独到见解。
它告诉我们,真正的智慧不在于外在的强势与胜利,而在于内心的平和与坚定;真正的成功不在于荣耀与地位的高低,而在于能否保持一颗纯真无邪的心。
这种智慧不仅是对个人品德修养的指引,更是对理想社会状态的一种向往和追求。

本文原文来自360doc.com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