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国家卫健委发布新标准,胸椎CT检查将更安全规范

创作时间:
2025-01-22 05:11:3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国家卫健委发布新标准,胸椎CT检查将更安全规范

2023年11月,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对一起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作出终审判决: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因在未发现恶性肿瘤的情况下,对77岁患者张玉华实施全胰切除术,被判承担全部赔偿责任,赔偿患者家属62万余元。这起案例不仅揭示了医疗操作规范的重要性,也凸显了CT检查在诊断中的关键作用。

01

《WST 391-2024》:胸椎CT检查的新标准

国家卫生健康委最新发布的《WST 391-2024 CT检查操作规程》将于2025年1月1日正式实施。这份新标准不仅更新了多项关键参数和技术细节,还特别强调了胸椎强化CT的安全操作规范。无论是医疗机构还是专业技术人员,都可以通过学习这一标准,掌握最新的胸椎CT检查技巧和安全措施,从而提高诊断质量和患者安全性。

02

胸椎CT检查:操作流程与安全要点

胸椎CT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医学影像学检查项目,主要用于检测胸椎的病变情况。其操作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患者准备:患者需要脱去上身衣物,佩戴医院提供的检查服。检查前需摘除所有金属物品,如项链、胸罩等,以避免影响图像质量。

  2. 体位摆放:患者通常采取仰卧位,双手上举置于头部两侧。技师会根据需要调整患者体位,确保扫描平面与胸椎平行。

  3. 扫描参数设置:技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设置扫描参数,包括扫描范围、层厚、层距等。这些参数的设置直接影响到图像的质量和诊断的准确性。

  4. 扫描过程:患者需要在扫描过程中保持静止,避免呼吸运动影响图像质量。技师会通过语音提示患者在特定时刻屏气。

  5. 图像后处理:扫描完成后,技师会对图像进行后处理,包括调整窗宽窗位、多平面重建等,以获得最佳的诊断图像。

03

安全操作:避免误诊与漏诊的关键

CT检查的安全操作不仅关乎图像质量,更直接影响到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在上述医疗事故案例中,医院仅凭外院的PET-CT检查报告就诊断患者为“胰腺癌”,而忽略了术前MRI和ERCP检查结果,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这个案例提醒我们,CT检查的安全操作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严格把关:

  • 设备质量控制:定期对CT设备进行维护和质量检测,确保设备运行稳定,图像质量可靠。

  • 操作人员培训:操作人员需要经过专业培训,熟悉设备操作流程,能够准确解读检查结果。

  • 多学科会诊:在复杂病例中,应组织多学科会诊,综合分析各种检查结果,避免单一检查结果导致的误诊。

  • 患者沟通:充分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病史,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04

医生与患者:共同守护医疗安全

在CT检查中,确保安全不仅是医生的责任,也需要患者的积极配合。

  • 医生的责任:医生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范,仔细分析检查结果,必要时与其他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同时,医生还需要与患者充分沟通,解释检查的必要性和可能的风险。

  • 患者的配合:患者需要如实提供病史信息,包括既往疾病、过敏史等。在检查过程中,患者需要按照技师的指示保持正确的体位和呼吸状态。

05

展望:新标准实施后的医疗变革

《WST 391-2024 CT检查操作规程》的实施,将为医疗机构和专业技术人员提供更加明确的操作指南。可以预见,随着新标准的推广和落实,胸椎CT检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将进一步提升,患者将获得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医疗安全无小事。每一次CT检查都关系到患者的健康甚至生命。通过严格执行操作规范,加强质量控制,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让患者在每一次检查中都能感受到安全和放心。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