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谈读书:如何在信息爆炸时代培养阅读习惯
冰心谈读书:如何在信息爆炸时代培养阅读习惯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是冰心先生在《忆读书》中反复强调的一句话,也是她一生读书经验的总结。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或许已经忘记了阅读的乐趣,忘记了那些在书中与伟大灵魂对话的时光。今天,让我们跟随冰心先生的脚步,重新发现读书的魅力,让心灵在书香中得到滋养。
冰心的读书智慧
冰心先生从七岁开始读《三国演义》,从此便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她曾说:“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这句话道出了她对阅读的热爱和执着。那么,冰心先生是如何爱上读书的呢?
首先,她强调“读书要趁早”。冰心先生七岁时就开始读《三国演义》,虽然一开始是一知半解,但正是这种早期的阅读经历激发了她对书籍的兴趣。她建议我们:“从自己能够读懂的书开始读起,不要因为看不懂就放弃。”
其次,她提倡“从感兴趣的书读起”。冰心先生小时候最喜欢看的是《三国演义》和《水浒传》这类章回小说,因为它们情节曲折、人物生动,容易引起读者的兴趣。她认为,只有对书产生了兴趣,才能真正地读进去,享受阅读的乐趣。
再次,她强调“好书要反复读”。冰心先生说:“我读《红楼梦》,十二三岁时看的第一遍,到中年以后再读,才渐渐地读出滋味来。”这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对书的理解也会不断深化。反复阅读不仅能加深理解,还能发现新的感悟和启示。
最后,她提醒我们要“有选择地读书”。冰心先生说:“书看多了,我也会挑选、比较。比如说看了精彩的《西游记》就会丢下烦琐的《封神榜》,看了人物栩栩如生的《水浒传》就不会看索然无味的《荡寇志》。”她认为,一本好书应该具备内外兼美的特点,即语句优美、情节精彩、人物个性鲜明,同时还要充满质朴的真情实感。
现代人的阅读困境
然而,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似乎已经忘记了如何阅读。碎片化的信息充斥着我们的生活,我们习惯了快速浏览和浅层阅读,却失去了深度思考的能力。正如陈平原教授所说:“尽管读书在理论上受到高度赞扬,但在实际生活中往往被边缘化。”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阅读困境:
- 信息过载:每天都有大量的信息涌向我们,我们很难从中筛选出有价值的内容,导致阅读效率低下。
- 缺乏深度思考:碎片化的阅读方式让我们习惯于浅尝辄止,难以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理解。
- 注意力不集中:各种电子设备和社交媒体的干扰,使得我们很难长时间专注于一本书。
- 阅读动力不足: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往往把阅读当作一种负担,而不是一种享受。
如何爱上读书
面对这些挑战,我们该如何重新点燃对阅读的热情呢?冰心先生的读书智慧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发:
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
冰心先生说:“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句话的关键在于“好书”。选择一本好书就像选择一个良师益友,它能引领你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你可以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开始,比如历史、文学、科学等,逐渐扩大阅读范围。同时,也要学会挑选质量高的书籍,避免浪费时间在劣质内容上。
培养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你对一本书不感兴趣,那么再好的书也难以坚持读下去。因此,要从自己感兴趣的题材入手,比如你喜欢历史,可以从《史记》、《资治通鉴》等经典历史著作开始;如果你喜欢文学,可以从《红楼梦》、《三国演义》等古典文学名著入手。随着阅读的深入,你的兴趣会越来越浓,阅读的动力也会越来越强。
克服阅读障碍
阅读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障碍,比如注意力不集中、阅读速度慢等。冰心先生建议我们:“读书要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为了提高阅读效率,你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 创造一个安静的阅读环境,远离手机和其他干扰源。
- 采用番茄工作法,即25分钟专注阅读,5分钟休息,循环进行。
- 在阅读时做笔记,标记重点内容,这有助于加深理解和记忆。
- 参加阅读小组或读书会,与他人分享阅读心得,互相激励。
坚持长期阅读
阅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冰心先生说:“读书是长期的、持续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你可以设定每天的阅读目标,比如每天读半小时或读完一定数量的页数。重要的是要养成习惯,让阅读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让我们重新发现阅读的乐趣。正如冰心先生所说:“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让我们从今天开始,拿起一本书,静静地读下去。你会发现,阅读不仅是一种知识的积累,更是一种心灵的滋养。它能开阔你的视野,丰富你的内心,提升你的思维能力。让我们一起,跟随冰心先生的脚步,重新爱上阅读,让书香伴随我们的人生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