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证实:香港教育局新教材有效提升学生位值概念理解
研究证实:香港教育局新教材有效提升学生位值概念理解
研究指出学生对“位值”概念的认识,能有效地预测其数学能力的发展。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重要概念,香港教育局教育心理服务(新界东)组与香港大学心理学系合作开发了《位值概念教学辅导教材》。这套教材经过多年的实践和修订,已被证实能有效提升学生的位值概念理解能力。
一、背景
研究指出学生对“位值”概念的认识,能有效地预测其数学能力的发展;未能充分理解“位值”概念的学生,在理解数字结构、表达数字及数学运算各方面都会面对较大的困难。
为了开发一套有效的教材以提升学生对“位值”概念的认识与掌握,教育局教育心理服务(新界东)组及香港大学心理学系合作进行“位值概念教学”的研究计划,自2014/15学年起在不同的学校试用教材,并因应老师的建议及学生的学习表现修订教材内容和调整教学方法,以增强辅导成效。这套“位值概念教学辅导教材”是上述研究的成果,所得的数据亦显示教材能有效巩固学生的“位值”概念。
二、目的
辅导教材旨在加强对二年级数学能力较弱学生的学与教支援。透过小组教学,针对性巩固学生的“位值”概念并提升其加减数运算的准确性。
三、对象
未能充分理解“位值”概念的小二年级学生
四、教材特色
- 以小组教学形式进行,透过操作教具,学习数字之间的规律、进位和退位的方法
- 教材共分七节进行,每节均有详细的教案,并配以简报
- 每节均设有工作纸,让学生巩固所学
- 附有持续训练工作纸,巩固学生18以内的加减运算
五、教学内容
- 每周一节,每节约50分钟
单元
课节一 认识个位和十位的位值
课节二 学习两位数加法,包括进位
课节三 学习两位数减法,包括退位
课节四 认识个位、十位和百位的位值
课节五 学习三位数加法,包括一次进位(只进十位或个位)
课节六 学习三位数加法,包括两次进位(同时进个位和十位) 学习三位数不退位减法
课节七 复习位值概念及加减法
六、工作时序
时间 事项 内容 所需资料 (可从光碟下载)
约9月 挑选学生 老师提名及筛选合适的学加入小组 老师提名准则筛选测试指引位值概念筛选测试
约10月上旬 进行前测 了解学生的困难及基线 前后测指引前测答题簿及相关题目
约10月中旬 至12月上旬 进行教学 进行七节的教学及 18以内加减法练习* 相关教案18以内加减法练习工作纸
约12月上旬 进行后测 了解学生的进展情况 前后测指引后测答题簿及相关题目
*在小组教学期间,老师安排学生于课余时间进行7星期的18以内加减法练习,每周3次,每次约15分钟,并需即时批改以作反馈。
七、教学人员及师生比例
- 由二年级数学科任老师及/或教学助理任教小组为佳
- 由于课程着重学生透过操作教具以理解数学规律,小组学生人数宜以1位老师照顾3-4位学生为基础,以此类推
八、教材选购
学校可参照下表选购适合的数粒、数条及数块:
教具 颜色 尺寸(长 x阔 x 高) 每位学生所需数量
数粒 红 约1cm x 1cm x 1cm 28
数条 蓝 约10cm x 1cm x 1cm 28
数块 黄 约10cm x 10cm x 1cm 9
九、教材使用
- 老师宜把纸制的教具先行过胶,以便重复使用
- 老师可参考“简介/教材一览表”及“教具资料/教具介绍”以了解教材的详细使用方法
十、注意事项
- 由于本教材乃为数学能力较弱的学生而设,教学内容没有使用“被加数”、“加数”、“被减数”和“减数”等数学词汇,如学校课程已教授而学生能力可及,老师可使用有关词汇。
- 由于“零”的概念较抽象,数学能力较弱的学生较难掌握,老师在使用此教材套教授十位和百位数时可暂且不向学生讲解“零”的概念。
如对《“位值概念教学”辅导教材》有任何查询及意见,可与教育局教育心理服务(新界东)组联络:
- 新界上水龙琛路39号上水广场21楼2101, 22- 23A室
- 电话:3547 2228
- 传真:3547 2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