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夏季高发,三种害虫叮咬处理方法
当心!夏季高发,三种害虫叮咬处理方法
随着夏季的临近,各种昆虫开始活跃起来。为了帮助大家做好防虫准备,本文将介绍夏季常见的三种害虫:蚊子、隐翅虫和蜱虫,并提供详细的防范和应对措施。
夏日防虫指南
六月是夏日浪漫的序曲,是生机澎湃的绿色麦田,是午后喧嚣的蝉鸣,也是夜晚爽口的烧烤火锅小龙虾。迫不及待与夏日撞个满怀的同时,你是否注意到那些小小的意外来客呢?
随着温度上升,各种昆虫繁衍迅速,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同时也对我们自身的健康安全带来不小威胁。夏日将至,特此送上新鲜的防虫指南。
蚊子
夏日最常见的敌人——蚊子,常见的蚊子种类有库蚊、伊蚊、按蚊。需要警惕的是蚊子吸咬叮血后可能会传播乙型脑炎,登革热,疟疾等疾病。研究发现,蚊子在清晨至上午9时,傍晚18时左右活跃频繁,所以外出尽量避开蚊子活跃期,外出也需备好防蚊贴防蚊喷雾。
如何处理蚊子包?
- 微微红肿痒的叮咬包,可以用肥皂水清洗叮咬处,或者冰块冰敷止痒。
- 叮咬区域发红肿胀,伴随瘙痒,可以使用止痒药剂如0.05%地奈德、0.1%丁酸氢化可的松等涂抹患处。
- 不小心抓破叮咬处,则需使用莫匹罗星软膏以防感染。
要注意蚊子多在阴暗、潮湿、积水处产卵,因此家中要及时清理洗手池、浴室等容易积水的地方。可以安装蚊帐、纱窗,也可种植驱蚊植物如七里香、夜来香等进行驱蚊。
隐翅虫
5月-9月是隐翅虫的活跃期。隐翅虫是甲虫的一种,又称飞蚂蚁,身长通常不足1cm,看似无翅,所以称为隐翅虫。
注意!与蚊子不同,切忌在皮肤上拍打或者压碎它!
接触隐形虫后该怎么做?
因为隐翅虫体内含有强酸性毒液,皮肤直接接触10-15秒就会发生反应,皮肤会出现呈条状、片状的水肿性红斑,伴随小水泡或脓疱,有强烈的刺痛感和瘙痒感。
当发现隐翅虫在皮肤爬行时,我们需要轻轻用纸巾将其扫落,用纸巾或棉球吸收毒液,然后用肥皂水冲洗叮咬处。同时要避免接触毒液的地方再去触碰身体的其他部位,及时就医。
隐翅虫具有趋光性,安装纱窗蚊帐能一定程度减少被咬的可能性。像我们平时到公园、郊区、乡村等地方游玩时,要穿好长衣长裤,带好驱虫剂。
蜱虫
喜欢露营的家庭外出时还要注意蜱虫。蜱虫俗称壁虱,草爬子等,是一种体型极小的蛛型纲动物,通常寄生在鼠类,家畜表面。蜱虫能够携带20多种不同的病原体,影响力仅次于蚊子。
蜱虫主要分布在草木茂盛的地方。所以外出游玩时要避免在草地树林等环境长时间坐卧,成人可在裸露的皮肤涂抹含有避蚊胺(DEET)的驱避剂或花露水。
发现蜱虫后,应如何处理?
发现蜱虫,千万别拖拽!用酒精喷洒蜱虫,使其头部放松或死亡。然后用尖头镊子,尽可能靠近皮肤夹住他的口器(位于头部),垂直向上拔出,不要左右摇动,以防口器断裂。取出后及时给伤口碘伏消毒,及时就医。
六月半夏,晚风温柔。学习了这些防虫小知识,让出行更加安心顺利。让我们一起期待并享受这悠长且无忧无虑的夏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