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个乙肝肝纤维化新药将上市,干细胞治疗同步推进
全球首个乙肝肝纤维化新药将上市,干细胞治疗同步推进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损伤导致的以肝组织中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为特点的慢性病理过程,可由病毒性肝炎、酒精、药物、代谢性疾病和肝细胞自身免疫调节失调等原因引起。近年来,干细胞治疗和F351新药成为肝纤维化治疗领域的两大热点,展现出巨大潜力。
干细胞治疗: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
干细胞治疗是通过利用干细胞的分化和再生能力,修复受损的肝组织,减少纤维化并改善肝功能。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种干细胞类型:
间充质干细胞(MSCs):具有抗炎和免疫调节特性,能减少肝脏炎症并促进肝细胞再生。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一项临床试验显示,使用脂肪组织来源的MSCs治疗晚期肝硬化患者,超过70%的患者肝功能指标显著改善。
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具有分化为肝细胞的潜力,海德堡大学的研究成功利用iPSCs生成功能性肝细胞,并在动物模型中改善了肝功能。
造血干细胞:通过调节免疫反应和促进组织修复来减少肝纤维化。
干细胞治疗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
- 通过旁分泌效应分泌多种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抑制肝星状细胞(HSCs)的活化
- 通过细胞融合或分化为肝细胞,直接参与肝组织修复
- 通过免疫调节作用减轻肝脏炎症反应
F351新药:全球首个针对乙肝肝纤维化的原研化学药
F351(羟尼酮)是由北京康蒂尼药业研发的1.1类新药,专门用于治疗乙肝导致的肝纤维化。该药物已完成三期临床试验患者入组,预计将于2024年第四季度获得临床数据,并计划于2025年申报上市。
F351的作用机制是通过内质网应激相关的线粒体凋亡途径,诱导活化的肝星状细胞凋亡,从而减少细胞外基质的过度沉积。作为全球首个针对乙肝肝纤维化的原研化学药,F351的开发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
市场前景与竞争格局
全球肝纤维化患者数量庞大,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24年全球约有8.5亿肝纤维化患者,中国就有1.4亿患者。然而,目前缺乏专门治疗肝纤维化的化学或生物药物,临床需求远未得到满足。
首个治疗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炎(MASH)的创新药Rezdiffra(Resmetirom)于2024年3月获得FDA批准上市,2024年第三季度销售额已达6220万美元,环比增长4760万美元,显示出巨大的市场潜力。预计到2030年,全球抗肝纤维化治疗药物市场规模将达到11亿美元,是2024年的近6倍。
未来展望
干细胞治疗和F351新药各有优势:
- 干细胞治疗具有多途径作用机制,能针对不同病因的肝纤维化,且已进入临床应用阶段
- F351新药作为首个针对乙肝肝纤维化的化学药,具有明确的作用靶点和药物监管优势
未来,两种疗法可能会形成互补,为肝纤维化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进步,肝纤维化的治疗将迎来更多突破,为患者带来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