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旋复花:功效、应用与现代研究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旋复花:功效、应用与现代研究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yaopinnet.com/zy/yaocai/xuanfuhua.htm

旋复花,又名金沸草、金钱花等,是菊科植物旋覆花或欧亚旋覆花的头状花序。它具有降气行水化痰、降逆止呕的功效,在中医临床应用中有着悠久的历史。本文将详细介绍旋复花的性味、功效、应用、配伍效用、用法用量、注意事项、采收加工、炮制工艺、现代研究和临床应用等内容。

基本信息

  • 药材名称:旋复花
  • 拼音名称:Xuan Fu Hua
  • 别名:金沸草、金钱花、滴滴金、盗瘐、夏菊、戴椹、蕧、盗庚、飞天蕊、野油花、金钱菊、艾菊、迭罗黄、满天星、六月菊、黄熟花、水葵花、金盏花、复花、小黄花、猫耳朵花、驴耳朵花、金沸花、伏花、全福花。
  • 科属:为菊科植物旋覆花或欧亚旋覆花的头状花序。
  • 产地:主产于河南、河北、江苏、浙江、安徽等地。


旋复花原植物


旋复花药材

性味与归经

  • 性味:苦、辛、咸,微温。
  • 归经:归肺、胃经。

功效与应用

主要功效

  • 降气行水化痰
  • 降逆止呕

应用

  1. 咳喘痰多,痰饮蓄结,胸膈痞满
  • 本品苦降辛开,降气化痰而平喘咳,消痰行水而除痞满。
  • 治寒痰咳喘,常配苏子、半夏;若属痰热者,则须配桑白皮、瓜蒌以清热化痰;若顽痰胶结,胸中满闷者,则配海浮石、海蛤壳等以化痰软坚。
  1. 噫气,呕吐
  • 本品又善降胃气而止呕噫。
  • 治痰浊中阻,胃气上逆而噫气呕吐,胃脘痞鞕者,配代赭石、半夏、生姜等,如旋覆代赭汤(《伤寒论》)。
  1. 其他应用
  • 本品配香附等,还可治气血不和之胸胁痛,如香附旋覆花汤(《温病条辨》)。

配伍效用

  1. 旋覆花配伍代赭石
  • 旋覆花辛散苦降温通,宣通壅滞、下气止呕、消痰平喘;代赭石苦寒,平肝泻热、重镇降逆、凉血止血。
  • 二者合用,有降肺胃、镇肝逆、下气消痰之功效,用于治疗痰浊中阻、气逆不降之咳喘呕逆、心下痞鞕、噫气不除等症;亦可治疗气血并走于上之面红耳赤、头晕目眩以及吐血、衄血。
  1. 旋覆花配伍胆南星
  • 旋覆花宣肺平喘、消痰行水、降气止呕;胆南星清化热痰、祛风镇惊解痉。
  • 二者相伍,共奏宣肺清热、祛痰息风之功效,用于治疗顽痰咳嗽、胸膈胀闷、气逆痰喘以及痰窜经络、肢体麻木等症。
  1. 旋覆花配伍桔梗、桑白皮、大黄
  • 旋覆花消痰行水、降气止呕;桔梗宣肺祛痰;桑白皮泻肺平喘、行水消肿;大黄泻热通便。
  • 四药合用,有消痰降气、泻肺平喘之功效,用于治疗痰热咳喘属实证者。
  1. 旋覆花配伍生姜、半夏、细辛
  • 旋覆花消痰行水降气;半夏燥湿化痰止呕;生姜、细辛外可疏风散寒,内可温肺止咳。
  • 四药伍用,有降逆化痰、解表散寒之功效,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内停痰饮之咳喘、呕吐、胸闷、气短者。

用法用量

  • 煎服:3~10g;布包。

注意事项

  • 禁忌人群:阴虚劳嗽,津伤燥咳者忌用。
  • 使用注意事项:因本品有绒毛,易刺激咽喉作痒而致呛咳呕吐,故须布包入煎。

采收加工

  • 采收时间:夏、秋采摘即将开放的花序。
  • 加工方法:晒干。

炮制工艺

  1. 旋覆花:拣净杂质,除去梗叶,筛去泥土。
  2. 蜜炙旋覆花:取净旋覆花,加炼熟蜂蜜与开水少许,拌匀,稍焖,用文火炒至黄色、不粘手为度,取出凉透。(每旋覆花100斤,用炼熟蜂蜜25斤)。

现代研究

化学成分

  • 大花旋覆花开花时期的地上部分:含倍半萜内酯化合物大花旋覆花素和旋覆花素。
  • :含槲皮素、异槲皮素、咖啡酸、绿原酸、菊糖及蒲公英甾醇等多种甾醇。

药理作用

  1. 平喘、镇咳作用
  • 旋覆花黄酮对组胺引起的豚鼠支气管痉挛性哮喘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对组胺引起的豚鼠离体气管痉挛亦有对抗作用,但较氨茶碱的作用慢而弱。
  • 小鼠氨水喷雾法和酚红排泌法实验表明:旋覆花黄酮无镇咳和祛痰作用,每只小鼠腹腔注射150%旋覆花煎剂0.1ml,于注射后1小时有显著镇咳作用,但祛痰效果不明显。
  1. 抗菌作用
  • 大花旋覆花的根和地上部分之脂溶性及醚溶性部分有抗菌作用。
  • 旋覆花中的咖啡酸及绿原酸有较广泛的抑菌作用,但在体内能被蛋白质灭活。
  • 平板纸片法或挖沟法试验表明:旋覆花煎剂(1: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炭疽杆菌和福氏痢疾杆菌Ⅱa株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对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白喉杆菌等多种致病菌的作用较弱或无抑制作用。
  1. 对平滑肌的作用
  • 绿原酸能显著增加大鼠、小鼠的小肠蠕动;绿原酸、咖啡酸、奎宁酸均可增加子宫的张力,但该作用能被罂粟碱所取消,而阿托品则对此无明显影响。
  1.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 绿原酸和咖啡酸给大鼠口服或腹腔注射,均可提高大鼠的神经兴奋性。
  1. 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 绿原酸和咖啡酸口服,可增加人胃中盐酸的分泌量;亦有增加大鼠胆汁分泌的作用。
  1. 其他作用
  • 动物实验表明:在离体兔回肠标本上,绿原酸能增强肾上腺素的作用;但对肾上腺素升高血糖作用、预防大鼠蛋清性足踝浮肿则无影响。
  • 绿原酸对人有致敏作用,吸入含有绿原酸的植物尘埃后,可发生气喘、皮炎等。但食入后可经小肠分泌物的作用,变为无致敏性物质,因此在试验致敏原时,宜用皮内法而不用口服法。
  • 咖啡酸尚有灭活硫胺(维生素B1)的作用。

毒副作用

  • 毒性:150%旋覆花煎剂给小鼠腹腔注射,半数致死量约为22.5g/kg。给小鼠腹腔注射此种煎剂2ml,注射后立即呼吸加快,6分钟后出现兴奋、抽搐、举尾、四肢震颤,8分钟后死亡。绿原酸毒性很小,给幼大鼠的半数致死量口服大于1g/kg,腹腔注射大于0.25g/kg。
  • 临床反应:临床应用本品,曾有服用过量致病人出现发热、恶心、全身散在性丘疹、瘙痒的报告。亦有服药后出现胃脘嘈杂、泛逆欲呕,胃中如刺如芒,若万虫窜动和致暴泻的报告。
  • 中毒救治:一般除立即停药外,无需特殊处理。若症状较重者,给予对症治疗即可缓解。

临床应用

  1. 治疗慢性气管炎
  • 处方:旋覆花10g,黄芪24g,地龙6g,百部10g。
  • 制法与用法:将上药制成0.31g的浸膏片54片,每次6片,每日3次,口服。
  • 疗效:治疗慢性气管炎254例,结果临床控制90例,显效86例,好转7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8%。〔《新中医》1982;(2):22〕
  1. 治疗顽固性呃逆
  • 处方:旋覆花6g、生党参9g、於术6g、茯苓4.5g、白蔻仁3g、附片6g、粉葛根9g、公丁香1.5g、半夏3g、橘核3g、煨姜3片为引。
  • 制法与用法:加水适量煎服,1日服完。
  • 疗效:治疗手术后顽固性呃逆1例,痊愈。作者介绍说此方为一农民祖传之专治呃逆之方,有较好疗效。〔《中华外科杂志》1956;(10):963〕
  1. 治疗妇人半产漏下
  • 处方:旋覆花(包)12g,青葱管六支,茜草、丝棉(或蚕茧)各6g,熬砂糖(搅冲)15g,红酒(冲)1杯,童便(冲)1杯。
  • 制法与用法:前4味水煎去渣,冲入红酒、童便、砂糖,搅匀顿服。
  • 疗效:治疗半产漏下(不全流产)30余人,均治愈,可使胚胎或蜕膜完全排出,出血停止,腹痛消失。〔《浙江中医杂志》1966;9(2):20〕

茶疗食谱

  1. 旋复花茶
  • 材料:旋复花10g、花茶3g。
  • 做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 功效:消痰行水,下气软坚。
  • 用途:痰结胸中、胁下胀满、咳喘、呃逆、噫气不除;水肿;乳汁不通;乳痈;牙痛。
  • 来源:来源于《滇南本草》。
  1. 旋复葱茶
  • 材料:旋复花5g、葱5g、花茶3g。
  • 做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 功效:行气运水。
  • 用途:妇女小产漏下不止
  • 来源:传统药茶方。
  1. 旋夏茶
  • 材料:旋复花5g、半夏3g、茯苓3g、青皮3g、花茶3g。
  • 做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 功效:运湿除痰,消痞止呕。
  • 用途:痰饮在胸膈呕不止、心下痞硬。
  • 来源:来源于《产科发蒙》。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