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楚县:棉花产业现代化的南疆样本
巴楚县:棉花产业现代化的南疆样本
金秋十月,新疆巴楚县的百万亩棉田迎来丰收。在阿纳库勒乡塔拉硝尔村的棉田里,采棉机正以每天300亩的速度高效作业,将朵朵洁白的棉花收入囊中。种植大户陈锦刚站在地头,看着一包包棉花堆放在田间,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他今年种植的6000亩棉花,预计平均亩产可达490公斤,比去年增产30公斤。
作为喀什地区最大的棉花种植县,巴楚县的棉花产业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现代化变革。2024年,全县棉花种植面积达到148.5万亩,其中机采棉种植面积133.64万亩,采收机械化率高达91%。与传统人工采收相比,机械化采收不仅将效率提升了数十倍,还显著降低了人力成本。
巴楚县的棉花产业现代化不仅仅体现在机械化程度上,更在于其全产业链的协同发展。从棉花选种育种、规模化种植,到籽棉加工、纺纱织布、服装加工,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正在这里逐步完善。目前,全县拥有35家轧花厂、14家纺纱企业、4家织布企业、1家印染企业和5家服装及织袜企业,这些企业共同支撑着当地棉花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在新疆世博棉纺织有限公司的纺纱生产车间,一台台先进的纺纱设备高速运转,将洁白的棉花加工成细长的棉纱。这些棉纱有的被送往疆外的织布企业,有的则在当地直接加工成布匹。据统计,2023年巴楚县的纺纱产量达到8.52万吨,其中6.58万吨销往疆外,占比约77%。织布企业产量约1.42万吨,98%销往疆外或出口。
值得一提的是,巴楚县还建有南疆最大的棉花期货交割库,全县3家全棉监管库总库容约110万吨,2023年入库量达79.5万吨。这不仅为棉花交易提供了便利,也进一步提升了巴楚县在棉花市场中的地位。
棉花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也极大地改善了当地农民的生活。种植户吾买尔江·艾萨今年种植了1000亩棉花,通过全流程机械化作业,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提升了棉花的产量和品质。他预计今年亩产能达到450公斤以上,收入将有明显增长。
巴楚县的棉花产业现代化之路,是新疆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通过规模化生产、技术创新和全产业链发展,巴楚县不仅提高了棉花的产量和质量,还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农民收入的稳步增长。未来,随着兵地棉花互交互认政策的深入实施,巴楚县的棉花产业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