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版《红楼梦》相继登场,经典翻拍能否赢得观众认可?
两版《红楼梦》相继登场,经典翻拍能否赢得观众认可?
2024年8月16日,由胡玫导演的电影《红楼梦之金玉良缘》正式上映。这部历经十八年筹备的电影,不仅凝聚了上千人的心血,也承载着观众对经典文学改编的期待与疑虑。与此同时,郑晓龙与流潋紫合作翻拍《红楼梦》的消息也引发了广泛关注。两部新作相继登场,让《红楼梦》再次成为影视圈的焦点。
胡玫版《红楼梦之金玉良缘》:十八年磨一剑的创新之作
胡玫版《红楼梦之金玉良缘》的制作团队堪称豪华。导演胡玫曾执导过《雍正王朝》《汉武大帝》等经典历史剧,编剧何燕江参与过《乔家大院》《孔子》等作品的创作,美术指导霍廷霄、造型指导陈同勋、视觉导演赵小丁等都是业内顶尖人才。这样的黄金班底,为电影的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改编理念上,胡玫选择了聚焦宝黛钗的爱情主线,将这部70多万字的煌煌巨著浓缩为两个小时的电影。她大胆采用“金玉良缘”作为片名,既点明了故事的核心冲突,又符合现代观众的审美习惯。在选角方面,胡玫坚持使用全素人阵容,力求还原原著中人物的青春气息。她从全球范围内选拔演员,并对他们进行了长达9个月的集中培训,包括阅读原著、形体训练、台词指导,以及学习刺绣、书法等传统文化技能。
然而,这部备受期待的作品在上映后却遭遇了票房和口碑的双重滑铁卢。上映7天仅收获482万票房,远低于预期。观众对电影的评价也以一星差评居多,批评集中在剧情散乱、选角不当、演员演技不足等方面。尤其是对林黛玉、贾母等角色的选角,观众普遍表示难以接受。面对差评,胡玫导演的反应也引发了争议。她不仅发小作文指责黑子狙击,还不断转发自己以往作品的成绩,试图为自己背书。
郑晓龙版《红楼梦》:经典翻拍的又一尝试
在胡玫版《红楼梦》遭遇滑铁卢的同时,郑晓龙与流潋紫合作翻拍《红楼梦》的消息引发了更多关注。作为《甄嬛传》的导演和编剧,郑晓龙与流潋紫的组合无疑让人期待。流潋紫表示,她将担任新版《红楼梦》的唯一编剧,并强调会尊重原著,同时尝试从现代视角解读这部经典。
然而,观众对这一翻拍计划并不看好。许多人担心流潋紫无法理解《红楼梦》的价值观,害怕她将这部经典改编成又一部宅斗剧。选角问题同样令人担忧。87版《红楼梦》的演员阵容至今仍被奉为经典,而近年来的翻拍作品在选角上屡屡受挫,让观众对新版《红楼梦》的选角充满疑虑。此外,流潋紫表示要补全原著中没有详细描述的场景,并暗示可能不会完全尊重原著结局,这进一步引发了观众的担忧。
经典翻拍:创新还是魔改?
胡玫版《红楼梦之金玉良缘》的失败和郑晓龙版《红楼梦》的争议,再次引发了对经典文学影视化改编的讨论。如何在尊重原著精神的同时进行创新,如何在现代审美与传统文化之间找到平衡,如何克服选角难题,这些都是翻拍经典时必须面对的挑战。
胡玫版《红楼梦之金玉良缘》的失败,或许能为未来的改编者提供一些启示。创新是必要的,但必须建立在对原著深刻理解的基础上。选角不仅要考虑演员的外貌和演技,更要注重他们是否能够真正理解和诠释角色的灵魂。而观众的期待和质疑,也反映了对经典作品的敬畏之心。在翻拍经典时,创作者需要更加谨慎,既要勇于创新,又要保持对原著的尊重,才能赢得观众的认可。
郑晓龙版《红楼梦》的最终呈现如何,目前还是一个未知数。但可以肯定的是,这部作品将再次引发对经典文学影视化改编的广泛讨论。无论结果如何,这些尝试都体现了对经典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也让《红楼梦》这部文学巨著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