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长期使用振动工具当心手臂振动病,这些方法可预防

创作时间:
2025-01-22 08:40:06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长期使用振动工具当心手臂振动病,这些方法可预防

在繁忙的工作中,你是否曾经注意到自己的手臂在不知不觉中变得麻木、疼痛,甚至力量减弱?这可能就是手臂振动病在悄悄侵袭你的健康。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深入了解这个职业病,共同守护工作健康!

手臂振动病是一种常见的职业病,尤其对于长期手持振动工具的工作者来说更为普遍。洗车工、打磨工、凿岩工等职业都易患此病。症状包括手麻手痛、僵硬无力等,严重时还可能出现振动性白指。专家提醒,早期预防和及时就医至关重要。用人单位和从业者应采取有效措施,如控制振动源、减少作业时间、加强个体防护等,共同维护职业健康。

什么是手臂振动病?

手臂振动病指长期从事手传振动作业而引起的以手部末梢循环障碍、手臂神经功能障碍和(或)骨关节肌肉损伤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是我国的法定职业病。相比于尘肺、噪声聋等常见职业病,手臂振动病常常被劳动者们忽视。

手臂振动病有什么样的症状表现?

手臂振动病早期表现多为手部症状,其中以手麻、手痛、手胀、手僵最为多见。手麻手痛往往影响到上肢,特别在夜晚症状更明显。寒冷可促使手麻、手痛加重。适当活动或局部加温后,疼痛可暂时缓解。手部感觉障碍可伴有运动功能障碍,如影响书写,系纽扣等精细动作。手无力,握重物易疲劳,持物易掉,肘关节屈伸障碍等。典型的临床表现为振动性白指,又称职业性雷诺现象。患者一般在受冷后出现麻、胀、痛,肤色由灰白变为苍白,由远端向近端发展,界限分明,可持续数分钟至数十分钟,再逐渐由苍白、灰白变为潮红,直至恢复正常肤色。临床表现上往往同时有手部痛觉、振动觉明显减退或手指关节肿胀、变形,可出现指端坏疽;严重时手部肌肉可出现明显萎缩或出现“鹰爪样”手部畸形,严重影响手部功能。

常见的手传振动作业有哪些呢?

手臂振动病多发于长期接触手持振动工具或受振工件的职业,比如:

1.操作锤打工具,如操作凿岩机、空气锤、筛选机、风铲和捣固机等;

2.手持转动工具,如操作电钻、风钻、喷砂机、金刚砂抛光机和钻孔机等;

3.使用固定轮转工具,如使用砂轮机、抛光机、球磨机和电锯等;

4.驾驶交通运输车辆与使用农业机械,如驾驶汽车、使用脱粒机。

预防手臂振动病该怎么做?

预防手臂振动病你应该这么做:

1.减轻或消除振动源

在实际工作中采用减振、隔振等工程技术措施,减轻或消除振动源,改革生产工艺,减少手传振动的强度和频率。

2.正确穿戴个人防护用品

劳动者要穿戴防振手套、防振鞋等个人防护用品,降低振动危害程度。

3.限制作业强度和时间,加强个体防护

严格落实相关的职业卫生标准,限制接振人员接触振动的强度和时间;改善作业环境和加强个体防护(防寒保暖,配备和使用防振手套)。

4.定期职业健康检查

用人单位要依法对接振作业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加强健康管理和宣传教育,提高劳动者自我保护意识。

被确诊了手臂振动病怎么办?

确诊后,患者应注意:

及时申请调离手传振动作业岗位;根据病情需要进行综合治疗;手部和全身保暖。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有关规定,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疾控局、全国总工会联合组织对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进行了调整。现将调整后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印发给你们,自2025年8月1日起实施。2013年12月23日原国家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原安全监管总局、全国总工会联合印发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同时废止。

健康是生命之本,让我们共同关注职业性手臂振动病的防治工作,为劳动者创造一个更安全、更健康的工作环境!同时,也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加强监管和宣传,提高劳动者对职业性手臂振动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共同维护劳动者的健康权益。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