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米尔恰·伊利亚德眼中的萨满教:从新石器时代到现代

创作时间:
2025-01-22 06:54:2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米尔恰·伊利亚德眼中的萨满教:从新石器时代到现代

“萨满教是一种古老的宗教现象,其核心特征是通过特殊的仪式和入迷状态与超自然力量沟通。正如米尔恰·伊利亚德在《萨满教:古老的入迷术》中所言,萨满教不仅是一种宗教实践,更是人类精神探索的重要途径。本文将带你穿越时空,从新石器时代到现代,探寻萨满教的起源与发展。

01

萨满教的起源与早期发展

萨满教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8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在这个时期,人类社会刚刚开始发展,巫师通过舞蹈、咒法、歌唱和祭祀与神灵沟通。这些仪式成为他们与超自然力量交流的桥梁。

到了夏代(约公元前2000年),人们开始通过象形文字记录宗教活动。巫术在当时成为重要的社会现象,参与者不仅限于普通百姓,连贵族和帝王也纷纷求问天意。在商代(约公元前17世纪),巫术更是盛行,各种关于鬼神和祖先崇拜的活动层出不穷。甲骨文的记载显示,求问天意的习俗延续至周朝,并在秦汉时期不断演变,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02

萨满教在中国的影响

在中国,萨满教的影响深远而广泛。满族人的先祖女真人早在公元11世纪时就保持着萨满信仰。萨满信仰于清代以前便在中国东北地区盛行,并与满族的传统结合起来。萨满信仰(藏人称之为苯教)在西藏属于藏人的原始信仰,在早期居于绝对优势地位,拥有参政、议政之权,其势力甚大、信徒甚众。

在吐蕃军队出征时,也往往会有萨满作为随军法师,藉巫术提振吐蕃军的士气。赤松德赞继位之后,为了加强王权,大力扶持佛教势力,将佛教确立为国教并打压苯教。赤松德赞这一政策遭到众多大臣的反抗,但都以失败告终。此后的数代赞普都延续了这一政策,赤德松赞和赤祖德赞在位期间,为抑制外戚及贵族势力,更在政务九大臣之上新设“僧相”一职,由娘·定埃增担任,将佛教僧侣地位置于世俗贵族及大论之上。在佛教强制推广下,对苯教的打击变本加厉,使不少苯教信众逃避到阿里、安多、康区等偏远于乌斯藏的地区。为了生存,苯教全面佛教化,供奉佛教的佛、菩萨、明王、明妃、金刚等,改穿红色、黄色的袈裟,不再长发披肩,跟佛教比丘一样剃发,成为藏密的一支,但保留了一些教义和仪式规则(例如朝塔时以反方向进行,一般佛教徒以顺时针方向进行),例如藏传佛教各派的活佛常常以转世灵童传承,苯教则是以宗教考试取得最高的法王、仁波切的地位。

03

萨满教的全球分布与现代影响

萨满教并非中国独有,它广泛分布于北亚、中亚、北欧和美洲等地。在北欧,芬兰人、爱沙尼亚人和萨米人的传统宗教中都有萨满教的影子。在美洲,印第安原住民社群中也保留着丰富的萨满文化。

进入20世纪,萨满教的影响甚至跨越了文化和地域的界限。参与反文化运动的非土著西方人士,如嬉皮士和新时代运动者,创建了受他们对不同理念影响的现代实践,形成了所谓的新萨满教或新萨满运动。这影响了许多新异教实践的发展,同时也被指控为文化挪用、剥削和误导。

萨满教作为一种古老而独特的宗教形态,历经数千年沧桑,依然在现代社会中焕发着新的生机。它不仅是一种宗教实践,更是人类探索精神世界的重要途径。正如米尔恰·伊利亚德所说,萨满教揭示了人类与超自然力量沟通的奥秘,为我们理解人类精神世界提供了宝贵的视角。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