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 0-3亲子活动中有效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如何在 0-3亲子活动中有效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在现代社会家庭,孩子的专注力一直受家庭和学校的关注。本文结合日常开展的0-3岁亲子早教专注力培养活动,总结和陈列出0-3婴幼儿专注力的特点,帮助家长进一步了解孩子;文章的第二部分,则从孩子专注力特点出发,重点陈述在早教活动中,我们是如何从环境布置、活动安排、游戏设置及活动材料准备等方面的积极创设来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在早教生活中,我们会听到这样的反馈:“老师,我们孩子太皮了,除了睡觉一停不停地!”“老师,我家孩子吃饭老是跑来跑去”“老师,我家孩子家里待不住,就想往外跑”……相信作为早教教师的你会经常听到这样的话语,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爱做小动作、好动等问题困扰家长的真不在少数。
那什么是专注力呢?专注力是指一个人专注于某一件事情,或者是某一项活动的心理状态,它包括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和注意的转移,这些都是衡量一个孩子专注力好坏的标志。专注力好的孩子,他可以专注地玩玩具,专注于探索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而有的孩子非常容易被干扰,很难安静下来专注于活动或者学习,常常一个玩具玩不了几分钟,就马上被另一个玩具吸引,那0-3岁婴幼儿的专注力特点到底有哪些,我罗列了以下四点:
注意力时间较短
婴幼儿的注意力非常短暂,他们往往只能持续关注某个对象或刺激强烈的事物。这种短时注意力可能只有几秒钟到几分钟不等。对于同一事物,13-18个月的孩子,他的专注时间在2-3分钟左右,19-24个月的的孩子,他的专注时间在3-5分钟。在对于同一阶段的孩子,参与精细动作游戏的时间比参与大运动游戏时间更加持久。注意力具有特定性
婴幼儿的注意力通常是定向的,他们倾向于关注突出的刺激,如亮丽的颜色、动态的运动或声音。所以很多声控玩具得到很多家长的青睐,当一启动玩具,炫酷的灯光加上高频率的声音,孩子立马会给予关注。我们会发现,在所有儿童区域,无论是服装店还是玩乐区,鲜艳的颜色总会第一时间让孩子注意到。高度分散性
婴幼儿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外部刺激分散,他们可能会突然转移注意力,对周围的环境产生强烈兴趣。在玩玩具时,你会发现孩子会不停地去更换玩具,典型的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所以时常我们会建议家长减少新鲜玩具的刺激。自我控制有限
婴幼儿缺乏自我控制能力,难以抑制注意力转移或冲动行为。这是正常发展的一部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逐渐学会更好地控制注意力。
那早教老师如何在活动中加强专注力的培养呢?
创设多样性活动
在整一期的早教活动中,我们活动分成四个板块:认知发展、体能康健、艺术熏陶、绘本阅读。在这四大类块中,我们又去细化内容。如体能康健,我们从精细动作和大运动入手,活动根据由粗到细,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设计活动游戏。艺术熏陶,划分涂鸦和奥尔夫音乐。认知发展则是对图形、颜色及语言的培养,在游戏环节中经常有意识的把这些内容穿插,经过不断渗透和强化,从而发展孩子的认知能力。一期12次活动,一共12个主题,活动内容和游戏方式各不同,让孩子在每次有新鲜感的同时又能充分关注到孩子的各个能力。创设趣味性活动
活动的趣味性是一次活动能否成功 ,能否获得孩子的注意力的最重要的一个因素。趣味的意义在于好玩,小朋友爱玩,愿意花时间保持同一事物上。那怎样吸引他们的注意呢?作为早教教师,了解敏感期就尤为重要了。敏感期是在一段特定时间内,我们从孩子身上看到孩子对外在刺激的强烈敏感度,或对环境中某方面的强烈敏感度。当孩子处于某个敏感期的时候,一种隐形的驱动力会让孩子自发地去学习,他也因此变得集中且专注,从而获得能力。在13-18个月活动《塞球球》中,我们充分利用手部动作敏感期设计了塞球球的游戏,在纸箱上扣出小洞洞,让孩子将大小不同,材质不一样的球球塞进去。在25-30个月活动《好玩的袜子》中,我们利用孩子秩序敏感期,让孩子收袜子、叠袜子,养成收拾的好习惯。利用好敏感期的特点,当我们玩游戏时就会变得轻松且愉快。提供多感官体验
婴幼儿通过感官来探索世界,包括触觉、听觉、视觉、嗅觉和味觉刺激。多感官体验的介入,可以帮助孩子发展认知、语言、大运动、精细动作的能力。在初始阶段,孩子是在感官的体验中接受周围世界的信息,是婴幼儿学习中最自然、最基本的方法之一,也是孩子最感兴趣的活动方式。对于月龄较小的孩子,我们将不同材质的物品灌进气球,如水、沙子、豆子,让孩子去光脚去踩一踩,捏一捏,增强孩子的触觉刺激。月龄大点,我们会让孩子去体捏面团、去户外玩球,去找找不同颜色的树叶,去感受水滴到身上的感觉。我们发现最自然的游戏,让孩子最兴奋 ,而且他的注意力时间也会更加持久。创建有序活动环境
在活动中心,孩子们的活动区域有序划分:亲子活动教室、玩具区、感统区、阅读角,母婴室等。孩子在不同的功能区活动,可以减少过多分心的因素,让孩子们更容易集中注意力。同时我们在不同区域开放的时间上也有仔细划分:9:00之前在可以在玩具区或阅读角活动,9:00进入亲子教室,10:10早操区域,10:20感统区。不同区域和活动时间的划分,可以帮助孩子建立内在的秩序,让他们了解在什么样的区域该做什么样的事情,秩序感的体现也是孩子专注力的体现。鼓励多与孩子互动
在早教活动中教师需要与孩子建立亲密的互动关系,因为教师的表达和互动直接影响孩子对于活动的吸引力。首先教师尽量采用情境性语言吸引孩子注意,情境性语言通常伴随视觉和听觉刺激,可以吸引视觉和听觉注意力,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和记忆语言。在活动开始,可以用一只玩偶来引出活动内容,模仿小动物的声音和动作来加深活动印象,再利用一系列语言环境去和孩子做互动,孩子就不知觉间融入活动环境。其次教师的语言要清晰而慢速,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或难以理解的词汇和句子结构。婴幼儿对于词的理解是有序的,他是以名字—动词—其他词类的顺序进行的。所以在低龄时,我们经常会问这是什么,然后告诉他做什么,最后才是告诉他事物的性质,如这是一只大苹果。只有在可理解的范围内发出的指令孩子才可以注意或接受。最后多运用鼓励性语言来回应孩子。积极的语言反馈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孩子也愿意来配合你游戏,从而提高活动的参与度和专注力。
以上探讨了0-3婴幼儿的专注力特点及如何培养孩子专注力的策略,婴幼儿的注意力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改善,但在发展过程中又是不同步的,所以作为早教教师和家长都不必担心他们的专注力水平是否与同龄相符,最重要的是在于孩子互动中,要抱持一颗同理心,耐心、爱护和支持他们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薄双 培养孩子的有效方法 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4年12月第36期《幼教园地》
[2]魏慧如 培养孩子注意力的方法 中国幼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