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崛起,加油站变身综合能源站
新能源汽车崛起,加油站变身综合能源站
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持续攀升,传统加油站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转型压力。据统计,2023年末,全国加油站数量为12.3万座,虽然相比2022年有小幅增加,但这一增长趋势已明显放缓。在新能源汽车快速普及的背景下,传统加油站如何适应新的市场需求,成为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传统加油站的转型之路
面对新能源汽车的迅猛发展,传统加油站的转型已迫在眉睫。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等大型企业纷纷加快布局,构建“油气氢电服”一体化的综合能源服务站,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能源补给需求。
中国石化作为行业龙头,其转型步伐尤为引人注目。截至2023年12月底,中国石化已建成超过6000座充电站,并积极在新加坡、泰国等地布局充电业务。同时,中国石化还在香港建成首座面向公众的加氢站,每日加氢能力达到1000公斤,为公交车、环卫车辆、私家车等提供全天候加氢服务。值得一提的是,该加氢站加氢速度快,加满一辆中小型车最快仅需5分钟,双层巴士最快10分钟,与传统加油相比更加环保。
中国石油也在积极布局新能源业务。2023年9月,中国石油收购了普天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100%的股权,进一步加强在充换电基础设施领域的布局。此外,中国石油还与一汽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动充电业务在加油站的试点和推广。
综合能源服务站的创新实践
在传统能源企业转型的浪潮中,一些创新项目正在悄然崛起。昇辉新能源与中新氢能合作的中氢狮柏智慧综合能源母站项目就是一个典型案例。该项目集制氢、加氢、加油、充电及非油品销售五大功能于一体,成为全国首座商业化五站合一的智慧综合能源母站。
该项目占地8000平方米,加油站部分达到三级标准,氢气产量可达2000Nm³/h,加氢能力为1000kg 35MPa及500kg 70MPa。建成后,该站不仅能为新能源电动车和传统汽柴油车辆提供能源补给,还能满足氢能物流车、氢能两轮车以及百辆氢能乘用车的充装需求,预计每年可助力减碳6775.86吨。
未来能源补给方式的变革
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不断提升,未来能源补给方式将发生深刻变革。综合能源服务站作为传统加油站的升级版,不仅能满足不同类型的能源需求,还能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例如,中国石化与万帮数字能源合资成立的中石化万帮,不仅加快了充电桩建设,还积极探索虚拟电厂的发展路径,推进光、储、充、放(V2G)一体化电能项目。
业内专家预测,未来几年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还将持续攀升,有望在接下来的一两年内突破90%。这一趋势将加速推动传统加油站向综合能源服务站转型。可以预见,未来的加油站将不再是单一的油品供应点,而是集加油、充电、加气、加氢、日用品销售、快餐、检修等服务于一体的综合能源补给中心。
这一转型不仅体现了能源行业的前瞻性布局,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样化的能源补给选择。同时,它还为传统能源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开辟了新路径。在“双碳”目标的引领下,综合能源服务站必将成为能源企业转型的重要方向,为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