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玉海楼:藏书十万卷的温州文化地标,历经百年沧桑

创作时间:
2025-01-21 20:17:4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玉海楼:藏书十万卷的温州文化地标,历经百年沧桑

玉海楼,这座始建于清光绪年间的藏书楼,静静地矗立在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区东北金带桥畔。作为浙江四大著名藏书楼之一,它不仅是一座藏书楼,更是瑞安市的文化地标,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

01

历史渊源

玉海楼由晚清著名学者孙衣言及其子孙诒让创建于1888年,以南宋学者王应麟的巨著《玉海》命名,象征着藏书“若玉之珍贵,若海之浩瀚”。孙诒让,这位被誉为“清末三先生”之一的经学大师,将玉海楼作为读书、藏书、交友之所,使之成为永嘉学派的重要活动中心。

02

建筑特色

玉海楼的建筑布局独具匠心,充分体现了浙南民居与私家园林的完美结合。整个建筑群坐北朝南,三面环河,前后两进,左右回廊,占地面积约8000平方米。主体建筑由玉海藏书楼、孙诒让故居和百晋陶斋组成,分别坐落在南北相向的三条纵轴线上。楼内建筑古朴典雅,庭院清幽,花木扶疏,四季芬芳。

走进玉海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嵌在庄重台门上的石额,上书“玉海楼书藏”,为清朝礼部侍郎李文田所题。左右石联“玉成桃李,海涌波澜”则是郭沫若的手笔。穿过台门,进入天井,迎面矗立的两层建筑便是玉海书楼。楼前正方匾额“玉海楼”由清朝工部侍郎潘祖荫题写。楼内门窗均是木质方格式,虽经修缮但仍保持着清代风韵。一层和顶层出檐深远,檐口饰有精美瓦当,飞椽斗拱,尽显江南建筑的独特魅力。

03

藏书文化

玉海楼的藏书文化源远流长,曾藏书近十万卷,其中不乏珍稀善本。楼内藏书以乡邦文献和名家批校本闻名,涵盖经史子集、诗词歌赋等多个领域。孙诒让父子不仅注重藏书,更重视文化的传承与交流。他们立下规约:“乡里后生,有读书之才,读书之志,而能无谬我约,皆可以就我庐,读我书。”这种开放的精神,使得玉海楼成为当时温州文化的重要交流平台。

2009年,玉海楼入选第二批全国重点古籍保护单位。2013年,玉海楼藏书随馆整体搬迁至瑞安博物馆,现馆藏古籍31977册,其中善本3321册,20部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5部入选《浙江省珍贵古籍名录》。2024年,瑞安博物馆举办“玉海撷珍——玉海楼藏国家珍贵古籍特展”,精选24部、164册珍贵古籍展出,让观众近距离观赏这些历史珍藏。

04

名人轶事

玉海楼不仅是一座藏书楼,更是一个文化传承的载体。孙诒让,这位清末经学大师,与俞樾、黄以周合称“清末三先生”,有“朴学大师”之誉。他的学术成就,不仅在当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更是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启示。如今,玉海楼已经成为了一个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前来瞻仰。

值得一提的是,郭凤诰、郭风鸣兄弟与玉海楼也有着不解之缘。郭凤诰曾任瑞安普通学堂教师,参与创办学务分处,是孙诒让的得力助手。郭风鸣则才思敏捷,办事干练,是孙诒让兴办实业的主要助手,曾赴意大利米拉诺万国博览会考察,被誉为实业界先驱。他们的故事为玉海楼增添了更多的人文色彩和历史厚度。

玉海楼,这座充满历史底蕴的文化地标,不仅是一座私家藏书楼,更是一个文化的传承者。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文化的魅力,更可以体会到一种精神的传承。如今,玉海楼免费对外开放,是瑞安的文化地标,吸引着众多游客和学者前来参观和研究。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