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刷手机睡懒觉并非真休息,专家推荐5种科学休息法

创作时间:
2025-01-22 04:48:02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刷手机睡懒觉并非真休息,专家推荐5种科学休息法

新春已至,岁序更新。结束一年的奔波与劳累,每个回家的打工人,都希望趁着假期,好好休息一下。然而,你真的会休息吗?

根据观察,大部分人都是这样度过假期的:要么在外胡吃海喝、四处转悠,要么在家打游戏、刷视频。每天日程看似很满,但似乎什么都没干。等复工时,不禁感叹:“怎么放个假,比上班还累啊!”

其实,并不是休息的时间不够,而是没有找到合适的休息方式。如果想让自己得到高质量的放松,或许这篇文章能给你一些启发。

放假时,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短视频一看就是一天,但放下手机后却觉得无比空虚;一天内赶了十几个亲戚好友的聚会,回到家又困又累;为了补觉,错过早中晚餐,醒来后头昏昏沉沉,做什么都提不起劲……

没有计划的休息,不仅不能缓解疲惫,反而会成为疲惫的元凶,让我们愈发焦虑。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苏静曾指出几个过度休息的行为:

首先是沉迷刷手机。游戏和视频虽然会给我们带来快感,但电子产品的持续刺激,也会拉高大脑的快乐阈值。结果就是,刷的时间越多,需要的快乐“剂量”越大,你不得不更依赖手机,以获得快感。

其次是睡眠过度。科学界有一种“睡醉”状态,意思是在过度睡眠后,人不仅很难恢复精力,反而会感到昏昏沉沉、头痛乏力。这是因为,人体的生物钟被彻底打乱,就像给电量满格的手机充电,充久了,只会损坏正常机能。

最后是瘫着不动。长期不动弹躺着,会导致血液流通不畅。长此以往,人很容易出现慢性疲劳的症状。

诚然,适当的休息,可以让我们得到放松。但毫无节制的“报复性休息”,只会适得其反。

其实休息的方式,并不只有睡懒觉、玩手机。一些需要投入专注力的娱乐活动,同样可以起到放松身心的效果。积极心理学的奠基人契克森米哈教授,曾提出“主动娱乐”的概念。相比起纯放松的娱乐活动,“主动娱乐”往往需要全神贯注地投入,比如阅读、运动、演奏乐器等等。这些活动能让人在做事的过程中,体会到“心流”的深层次快乐,进而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工作和生活里。

那些在各大领域做出巨大成就的人,无一不是“主动娱乐”的忠实拥趸:钱学森在做科研之余,热衷弹钢琴;钟南山一有空,就喜欢打羽毛球、跑马拉松;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喜欢在编程中获得放松……

一个人偏好的休息方式,不仅决定了生活质量,也影响着人生走向。想要给疲惫的身心加满电量,我们可以在休假时,多安排一些主动娱乐,找回内心的秩序感。而不是每天刷剧、打游戏,让生活在无所事事的放纵中,走向脱轨。

医学博士桑德拉曾在TED演讲中,总结了科学休息的几个核心方面。如果你正苦恼于不知道如何度过假期,不妨看看接下来的5点建议。

(1)身体休息

和主被动娱乐类似,身体休息也分为“被动休息”和“主动休息”。其中,“被动休息”属于本能,是维持身体机能必不可少的活动,比如睡眠、打盹。而“主动休息”则需要积极行动起来,比如做瑜伽、做拉伸、跳舞、散步、洗热水澡等等。

被动休息并不能消除所有疲劳,我们需要适量的“主动休息”,把身体里的混沌荡涤干净。泡泡热水浴、学着深呼吸、简单做个拉伸……这些都能有效缓解疲惫,让身体精力加倍。

(2)感官休息

你有想过,假期之所以累,是因为“感受超载”了吗?放假时,我们每天吃吃喝喝,眼里接收着来自手机电视电脑的各种讯息,耳边回响着烟花爆竹声、人群嘈杂声……

感官上的多重刺激,会让大脑超负荷运转,导致皮质醇飙升,转变成压力。当你觉得焦躁不安时,不妨封闭部分知觉,给感官“放个假”。

比如,睡觉时戴上降噪耳塞,和遮光眼罩;或者,清淡饮食,减轻肠胃负担;又或者,设置用机时长,绝不超时玩手机。这些都可以帮你减轻感官的负重,恢复精神的舒坦与轻盈。

(3)社交休息

社交休息并不意味着暂停一切社交活动,而是切断让你疲惫的社交,回归那些让你舒服的关系中。譬如,和家人聊天,和老友谈心,这些活动都能让压抑的情绪,有释放的出口。

当然,如果你暂时不想和任何人打交道,独处一段时间,也挺好。就像史铁生说的:“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到自己的身影。”有时候,独处并不是坏事,喧嚣之外,你反而能遇见最美的风景。

(4)精神休息

快节奏的社会里,每个人难免因为工作、生活的压力,感到焦头烂额。精神休息,意味着放慢脚步,松一松紧绷的心弦。趁着假期,去森林里吸吸氧,在公园里爬爬山,在星空下散散步……

花鸟鱼虫、湖泊山川,往往能消弭一切烦恼和疲劳,让精神感到由内而外的治愈。

(5)创造性休息

你会不会时常觉得自己思维僵化,想象力单薄?如果有,说明你需要进行创造性休息了。比起其他的休息方式,创造性休息更注重深度和意义。

可以是观看经典电影,感知大千世界的精彩;也可以是沉浸式阅读,重塑认知和灵魂;抑或参观博物馆,感受历史的浩瀚,和先人的智慧……多向外去感受、去体验,你便能一次次拓展生命的边界,激活灵感的源泉。

卡耐基曾说:“休息是对身体上某些损失的弥补。”高质量的休息,并不是无所事事,而是给身体补充好能量后,重新出发。吃好一餐一饭,养成规律的生活节奏,让感官得到放松和滋养……

平日里越是繁忙,越需要充分的休息,安抚疲惫的身心。当我们通过合理休息,缓解心灵的疲劳,减轻身上的重负,便能拥有更多能量,在未来走得更稳,更远。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