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现实的人”如何奠定历史唯物主义:解读马克思哲学革命

创作时间:
2025-01-22 02:15:02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现实的人”如何奠定历史唯物主义:解读马克思哲学革命

“现实的人”是马克思哲学的基本前提,这一理念不仅贯穿于马克思的整个理论体系,也构成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与传统哲学对抽象思维与存在关系的探讨不同,马克思哲学从现实出发,以“现实的人”为基础,构建了一个全新的哲学体系。这一转变不仅体现了马克思思想的革命性,也为理解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提供了新的视角。

01

“现实的人”:从抽象到现实的转变

在马克思的早期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他深受费尔巴哈的影响,将人的本质定义为“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即劳动。这一时期,马克思对人的理解更多停留在抽象的“类本质”层面。然而,随着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深入研究,马克思逐渐意识到,仅仅从抽象的本质出发无法解释复杂的社会现象。因此,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提出了“现实的个人”这一概念,实现了对人的理解的根本转变。

“现实的个人”与“类本质”的人有着本质的区别。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论断彻底打破了传统哲学中关于人的本质的先验设定,强调人是在具体的社会关系中生成的,而不是拥有某种固定不变的本质。这种转变体现了马克思对人的考察上的新思路——“物象化”,相较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逻辑,马克思的思想开始逐渐走向成熟。

02

“现实的人”与历史唯物主义

“现实的人”的提出,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明确指出:“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这一论断彻底颠覆了传统哲学中意识决定论的观点,确立了物质生活关系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

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进一步阐述了这一观点:“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这一论述不仅强调了物质生产方式的基础性地位,也揭示了社会意识的产生根源,为理解社会历史发展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03

“现实的人”与世界历史

“现实的人”的物质生产活动是理解世界历史的关键。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形成。”这一原则意味着,历史的解释必须基于现实的物质生产活动,而不是抽象的意识或观念。

马克思进一步指出,世界历史本质上是物质生产实践的历史。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世界历史表现为资本的全球扩张过程。资本的运动不仅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也带来了生产关系的变革,从而塑造了现代社会的面貌。这一过程充分体现了“现实的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

“现实的人”不仅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承受者。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劳动产品呈现出“幽灵般的对象性”,即拜物教现象。这种现象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异化状态,也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说:“商品形式的奥秘不过在于:商品形式在人们面前把人们本身劳动的社会性质反映成劳动产品本身的物的性质。”

04

结语

“现实的人”是马克思哲学的基本前提,这一理念不仅体现了马克思对人的理解的革命性转变,也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通过深入理解“现实的人”,我们能够更好地把握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为人类的解放事业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