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教育部出台新规:中小学每周至少1节书法课,全面加强汉字书写教育

创作时间:
2025-01-21 19:41:24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教育部出台新规:中小学每周至少1节书法课,全面加强汉字书写教育

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的通知》,明确要求规范校园用字,确保课堂板书、教学课件、指示牌、标语、宣传栏、电子屏幕等用字规范。这一举措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其中,“阿”字的读音和书写规范成为讨论的焦点。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负责人表示,当前,规范汉字书写教育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从书写与规范的角度来看,部分中小学校对学生汉字书写笔顺规则、间架结构等方面的教育指导不够;从书写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挖掘阐释和发挥汉字所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育人功能不够;从书写与健康的角度来看,书写姿势不规范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身心健康;从书写与美育的角度来看,书写失范现象制约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针对这些问题,通知提出了八方面的任务措施:

一是培养良好书写习惯,重点抓好小学新生和低年级学生书写习惯养成,助力预防和矫正学生“脊柱侧弯”和“小眼镜”。二是提高规范书写水平,培养学生逐步学会书写正楷字和规范、通行的行楷字。三是传承优秀汉字文化,培养学生了解汉字的创造、使用、演变、发展,引导学生学会欣赏优秀书法作品,培养审美情趣。四是统筹发挥一、二课堂作用,鼓励多种形式加强规范汉字书写教育,保障语文课程写字教育及三至六年级语文课每周安排1课时书法课,组织学生参加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和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等活动。五是规范校园用字,确保课堂板书、教学课件、指示牌、标语、宣传栏、电子屏幕等用字规范,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自觉抵制忽视汉字书写规范、书写技法、审美特征,故意将汉字笔画和结构进行粗俗、草率变形的“丑书”“怪书”,引导师生在正式写作和公共场合中避免不当使用“谐音字”。六是发挥教师表率作用,倡导学校广泛开展“三笔字(钢笔字、粉笔字和毛笔字)”教师基本功比赛,将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纳入教师培训。七是增强数字赋能,探索数字化技术手段赋能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的新模式。八是建立科学评价机制,鼓励将规范汉字书写纳入有关考核评价内容。

专家指出,规范汉字书写不仅是学生必备的基本技能,更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宁表示:“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每一个字都凝聚着先人的智慧。规范书写汉字,就是保护和传承这份文化遗产。”

在实际教学中,一些学校已经采取了积极措施。例如,北京市某小学开设了专门的书法课程,每周安排一节书法课,由专业书法教师授课。同时,学校还定期举办书法展览,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书法作品。一位家长表示:“自从孩子学习书法后,不仅写字更工整了,还对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然而,也有家长和老师反映,在实际操作中仍面临一些挑战。一位小学语文老师表示:“虽然学校很重视汉字书写,但课时紧张,很难保证每周都有专门的书法课。而且,一些家长更看重孩子的考试成绩,对书法等‘副科’不够重视。”

针对这些问题,教育部要求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在政策、经费、项目等方面给予支持,指导支持中小学校根据学生身体发育情况,确保桌椅、采光照明等符合有关要求。各地各校要多措并举,逐步解决规范汉字书写师资不足问题。

专家建议,除了学校教育,家庭和社会也应共同参与。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正确书写,比如一起写春联、抄写古诗词等。社会机构可以举办更多书法展览和比赛,为学生提供展示平台。只有形成合力,才能真正实现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的目标。

教育部此次发布的通知,不仅为中小学规范汉字书写教育指明了方向,也为全社会重视和传承汉字文化提供了新的契机。让我们共同努力,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写出规范、美观的汉字,让这份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代代相传。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