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压药或致牙龈肥大,这些预防措施请收好
降压药或致牙龈肥大,这些预防措施请收好
近期,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发布重要提醒:常用降压药硝苯地平可能引发牙龈肥大。这一发现引发了广泛关注,特别是对于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而言,这一副作用不容忽视。
什么是药物性牙龈肥大?
药物性牙龈肥大(Drug-Induced Gingival Overgrowth,DIGO)是指长期服用某种药物引起的牙龈增生,属于药物不良反应。主要导致DIGO的药物包括抗癫痫药物(如苯妥英钠)、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A)和钙通道阻滞剂(如硝苯地平)。
硝苯地平引起的牙龈肥大有何特点?
硝苯地平是临床上常用的降压药,但其引起的牙龈肥大问题需要引起重视。研究显示,硝苯地平引起牙龈肥大的常见人群为中老年人,这可能与年龄增长导致的新陈代谢减慢有关。牙龈肥大的主要表现包括:
- 牙龈边缘厚度增加
- 牙龈形状改变
- 牙龈颜色异常,呈粉红色
- 牙龈乳头表面出现结节状或小叶状增生
- 龈缘充血
牙龈肥大的发生时间较快,有的患者在用药1个月内就可能出现症状,多数则在高血压药物治疗9个月内出现。
为什么硝苯地平会导致牙龈肥大?
硝苯地平引起牙龈肥大的具体机制尚不完全明确,但研究表明,这可能与牙龈成纤维细胞中钙的溢出改变有关。具体来说,硝苯地平会影响胶原的合成与分解平衡,降低胶原酶活性或影响其合成,从而导致牙龈组织异常增生。
如何预防和治疗降压药引起的牙龈增生?
一旦发现牙龈肥大,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病情调整降压药物。虽然目前对药物引起牙龈肥大的确切机制尚不十分明确,但增生的程度与口腔卫生状况和原有的炎症程度有明显关系。因此,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至关重要:
加强口腔卫生清洁:每天至少刷牙两次,使用牙线清理牙缝,定期进行专业洁牙。
定期口腔检查:每半年至一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牙龈问题。
调整用药方案:在医生指导下,考虑更换其他类型的降压药物,以减轻副作用。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病例,可能需要通过手术切除增生的牙龈组织。
高血压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应密切关注口腔健康状况,一旦发现牙龈出血、增厚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同时,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是预防牙龈问题的关键。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降压药引起的牙龈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