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玻璃结节恶性率不到1%,专家提醒:这些情况需及时就医
磨玻璃结节恶性率不到1%,专家提醒:这些情况需及时就医
近日,青岛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平度市人民医院胸心外科副主任医师张冬在《健康大学堂》节目中详细讲解了肺结节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张冬主任强调,定期体检尤其是胸部CT扫描是早期发现肺结节的关键。对于可疑恶性结节,应及时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目前,微创手术已成为治疗肺结节的首选方法,包括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Tubeless手术等。专家提醒公众,关注肺部健康,及时就医,遵循医嘱进行诊断和治疗,以获得更好的预后。
什么是肺结节?
肺结节是肺部实质内直径≤3厘米的类圆形或不规则形病灶。根据大小可分为:微小结节(<5mm)、小结节(5-10mm)和较大结节(>10mm)。
肺结节的分类与风险评估
肺结节的严重性主要取决于其性质(良性或恶性)、大小、形态以及患者的具体情况。以下是关于肺结节的关键信息:
磨玻璃结节:磨玻璃结节是指直径<30mm,被肺实质包绕的局灶性圆形或不规则轻度密度增高影,其密度可不均匀。磨玻璃结节病因复杂,可以由炎症、活动期结核、肺内出血或早期肺癌等原因造成。磨玻璃结节在影像学上表现形式多样,发展变化快慢不一,多数属于良性或可疑恶性,需要随诊观察,因此临床医生诊疗过程中常难以抉择。磨玻璃结节在筛查人群中早期肺癌的检出率仅为0.45%~2.1%。一般来说,检查报告上提示肺磨玻璃结节大小<5mm,恶性率不到1%;大小在5
10mm,恶性率在6%30%;报告上提示大小在1020mm,有33%66%的恶性概率;如果报告提示大小超过20mm,就有60%~80%的恶性概率。实性结节:一般来说,小于10mm的实性结节大多为良性。实性结节越大,恶性比例越高。因为恶性实性结节病情发展往往会比较快,如果检查有异常,要尽快结合自身情况,采用PET-CT检查、非手术活检和(或)手术切除进行进一步评估,早发现、早治疗。
混杂性磨玻璃结节:临床上看,混杂性磨玻璃结节恶性概率更高,总体恶性率可高达70%~80%。如果检查报告上出现这类字眼,要尽快到专科就医。
此外,肺部结节在形态上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结节的性质:如果检查报告上出现“毛刺”“血管集束征”“分叶”“胸膜牵拉”等描述,要注意短期复查,这类肺结节很有可能是恶性的。
早诊早治的关键措施
定期随访别忽视。初次CT检查发现的肺部小结节,虽然有80%~90%的可能是良性病变,但还是要高度重视,因为仍有一定比例的早期肺癌病变风险。一旦忽略定期复查随访,等到有胸痛、咳嗽等症状再就医,检查结果往往显示肿瘤已经到中晚期了,治疗难度大,预后效果也会差很多。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方案(2024年版)》,年龄≥50岁,并且符合以下任意一项的都是肺癌高风险人群,建议原则上每年进行一次低剂量螺旋CT检查,必要时可将筛查年龄提前至40岁:
(一)吸烟包年数≥20包年,包括曾经吸烟≥20包年,但戒烟不足15年。[注:吸烟包年数=每天吸烟的包数(每包20支)×吸烟年数]
(二)与吸烟人群共同生活或同室工作≥20年。
(三)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人群。
(四)有职业暴露史(石棉、氡、铍、铬、镉、镍、硅、煤烟和煤烟尘等)至少1年。
(五)有一级亲属(父母、子女以及兄弟姐妹)确诊肺癌。
青岛市在肺结节诊疗方面的特色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胸外科是中国工程院院士王俊领导下建设的以胸腔镜微创手术、胸部肿瘤综合治疗为主要特色的临床科室。科室依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胸外科院士团队的先进医疗技术和服务能力,形成了具有多项诊疗特色技术的胸部疾病诊疗中心,主要收治肺癌(肺部结节)、食管癌、纵隔疾病、胸外伤等病患。
胸腔镜微创技术:绝大多数肺癌、食管癌、纵隔肿瘤都可以在胸腔镜下完成,创伤小,恢复快。肺小结节精准肺段切除术,为越来越多的早期肺癌患者既根治了肿瘤,又保留了健康肺组织。
食管癌微创手术:开展食管癌全腔镜手术;在腹腔镜管胃制作、空肠造瘘及胸腔镜胸内吻合等关键手术环节上积累了独特经验,借助荧光显像技术,可大大减少乳糜胸等手术并发症。
肺癌和食管癌的综合治疗:形成了肺癌、食管癌的术后辅助治疗、术前新辅助治疗的成熟管理体系,科学运用化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手段,追求最大的治疗获益。此外,在晚期肺癌和食管癌的综合治疗方面也有丰富的经验。
专家建议
专家建议,对于发现的肺结节,应根据其性质和大小采取不同的处理策略:
- 对于较小且疑似良性的结节,医生会建议定期复查CT以监测变化。
- 针对感染或炎症引起的结节,使用抗生素或抗炎药。
- 高度怀疑恶性或快速增长的结节可能需要手术。
- 部分患者选择中药调理,但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
总的来说,大多数肺结节是良性的,不必过度恐慌。但一旦发现,应及时就医,根据医生建议制定合适的观察或治疗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