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顶级期刊发布重磅研究:运动量与冠状动脉钙化无关联
心血管顶级期刊发布重磅研究:运动量与冠状动脉钙化无关联
运动真的会加速冠状动脉钙化吗?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很多热爱运动的人。最近,一项发表在心血管领域顶级期刊《美国医学会杂志·心脏病学》上的研究给出了答案。
说起运动的好处,那可真是不胜枚举。不过,近年来有几项研究却提出了一个令人担忧的发现:运动量较大的人,冠状动脉钙化(CAC)进展的速度可能更快。这一发现让很多人开始怀疑,运动是否真的对心血管有益?
近日,由美国The Cooper Institute的Kerem Shuval领衔的研究团队,基于近8年的随访数据发现:运动,即使是运动量很大的运动,都与冠状动脉钙化的进展无关。这一发现推翻了之前的一些研究结论,为运动爱好者们吃了一颗定心丸。
论文首页截图
运动有益健康是常识。据估算,全球6%到10%的主要慢性疾病是因为没有进行充分的体育锻炼引起的。因此,世界卫生组织(WHO)等健康组织机构都建议:成年人每周应该进行150分钟或更长时间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至少75分钟的剧烈运动或同等强度的二者组合。
然而,之前的一些研究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2017年和2019年的两项研究发现,高运动量与冠状动脉钙化风险较高有关。但这些研究都是横截面研究,可能没有揭示背后的真相。
Shuval团队采用的是Cooper Clinic采集的数据,一共涉及8771名受试者(2110名是女性),他们在1998年至2019年期间有2次或2次以上门诊就诊记录,且有完整的相关检测数据。他们的运动量用MET-min/wk计算,500MET-min/wk算是达到WHO规定的运动量,1000MET-min/wk以上则超过WHO推荐的运动量。冠状动脉钙化通过影像学手段评估,其中≥100AU的冠状动脉钙化具有临床意义。
患者基线特征
从上图可以看出,基线时男性和女性的平均年龄分别为50.2岁和51.1岁。男性的平均随访时间为7.8年,女性为7.7年。男性基线时的平均运动量为1247MET-min/wk,最后一次随访时为1406MET-min/wk;女性这两个数据分别为1206MET-min/wk和1283MET-min/wk。男性的冠状动脉钙化平均值从95.9AU增加到222.1AU,女性从20.0AU增加到48.0AU。
总体上看,基线冠状动脉钙化水平越高,受试者的冠状动脉钙化变化水平和年变化率越大。基线时运动量较高在绝大部分情况下与冠状动脉钙化变化或年变化率无关,且与全因死亡率或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无关;但是基线冠状动脉钙化水平为1到99AU的男性是例外,这个群体较高的基线运动量与冠状动脉钙化年变化率较低相关(P=0.049),而且与全因死亡率降低有关(P=0.04)。这似乎意味着,对于冠状动脉钙化没有达到临床病理临界值的时候,运动可以延缓冠状动脉钙化的进展速度。
运动量与冠状动脉钙化(CAC)变化之间的关系
此外,他们还发现,从基线算起,男性每年的平均冠状动脉钙化进展率为28.5%,女性为32.1%,均与同期的平均运动量无关。在预估从50岁、60岁或70岁开始随访10年的男性和女性冠状动脉钙化平均进展值之后,他们发现在每个起始年龄,无论运动量是0、1500,还是3000MET-min/wk,冠状动脉钙化的相对进展率都相同。不难看出,运动量确实与冠状动脉钙化的进展无关。
不同起始年龄的分析
不过,在开展横截面研究之后,确实发现运动量与男性冠状动脉钙化风险增加有关,例如极高水平运动量(≥3000MET-min/wk)与男性冠状动脉钙化风险增加43.3%有关。不过,在女性中没有发现这种相关性。
横断面研究得出了2019年同样的结论
基于以上研究数据,Shuval团队认为,大量和超大量的闲暇时间有氧运动与冠状动脉钙化随时间的进展无关。简单来说,高运动量的运动也可能不会加速冠状动脉钙化的进展和动脉粥样硬化的负担。
当然了,这一结论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证实。虽然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是给出答案的黄金标准,但这项观察性研究提供的证据肯定比横断面研究更有力,毕竟它是在相对较长的随访期内开展的一个动态研究。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年初,荷兰拉德堡德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也发表了类似的研究结果。遗憾的是,Shuval团队发起的这个近9000人研究没有探讨运动强度与冠状动脉钙化进展之间的关系。期待后续更细致的研究。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