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创作实用指南:12个技巧让你写出好诗
现代诗创作实用指南:12个技巧让你写出好诗
现代诗创作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它要求诗人不仅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还要掌握一定的创作技巧。从主题构思到语言运用,从意象营造到结尾处理,每个环节都需要精心雕琢。本文将结合具体诗句,为你详细解析现代诗创作的要点,带你领略诗歌创作的魅力。
现代诗创作及意境营造
1. 把主题琢磨透,有轻有重地推开,让气脉流畅,无断痕。
如:“我们一再地相互辨认/直到厌倦/我们一再地彼此询问/直到陌生”——摘自夏天0728《人生》(2007年第3期星星诗刊)。
2. 巧妙准角度,是成功的一半。要具有让人一看开头几行便想读下去的感染力。
如:“雨地里淋着的旧农具/让人想起/ 刚才见到的/ 好几块人的遗骨”——见人邻《农具》(2004年第1期《星星诗刊》)。
3. 写现代诗切忌使用不痛不痒的套话、空话、大话,或蜻蜓点水。要擅于用细节呈现,并在局部挖掘出深邃的生活道理,攫取精彩的片段。
如:“夜里我们还可以伏击野鸭子、水鸟/还有浅水中的月亮“——摘自依山行《不妨叫它大黑》(2017.5.26《江山文学网》)。
4. 运用陌生感,写出有悖常理的诗句,增强画面感和感染力,其效果事半功倍。
如:”我看见大片鱼群争吵/露出一排排牙齿“——摘自蒋志武《秋天的河流》(2017.11.20中国诗歌网);”捧在手心/依旧是小家碧玉的羞涩“、”凝固所有的魅/听一颗樱桃呼吸“——摘自沙漠湖《樱桃》;”想我的时候/你就把大海/装进陶罐“——定军山人《岸》;”臃肿的除了皮囊,还有/背包里的江湖“——摘自半坡《醒》。
5. 注意语言的包容量与穿透力。要抓鲜明特征的意象,服务诗歌的内涵。
如:”花朵是光线的锈迹“——摘自梅苔儿《上关有花》;”柳枝垂下半个天空“——摘自李玉霞《走近谷寸雨》;“我的爱狭隘、偏执/针尖上的蜂蜜”——摘自雷平阳《亲人》。
6. 给静物注入动感,增加一些画面感和空灵。
如:”静默月夜/独自与四野对话“——摘自文风清《雪魂》;”石河子就是干干的河床/石头照样流淌“——千克聿《戈壁》。
7. 巧妙用典。从时空上进行切换或连缀,能让诗色彩陡增。
8. 好诗是靠打磨出来的。
既靠平时的观察、积累和思考,也要多对初稿的谴词造句和语气进行打磨,注重炼意、炼句、炼字,热创作、冷修改,正如贾岛所言“两句三年得,一呤双泪流。”
9. 诗歌必须讲究思想。
体现作者对大千世界和芸芸众生赋予睿智、思辨和辗转腾挪的表达,独具匠心。立足在博览群书、厚积薄发和综合技法运用的游刃有余之上。思想贫乏的人,眼光看到的都是司空见惯,无新意,因而难以写出富有感染力和深度的诗。诗歌忌讳人云亦云,咀嚼别人嚼过东西无味。
10. 意境靠意象营造。
围绕主题,选择新颖、鲜活的意象进行组合。少用或不用形容词,多用名词、动词。用最简单的语言,说最深邃的道理,是现代诗创作的基本要求。
11. 关于诗的晦涩与浅白。
只遵循现代诗艺术规律,不要去迎合别人的味口。八十年代晚期《星星诗刊》专辟专栏讨论过现代诗的“懂与不懂”,最后总结是:读懂的诗不一定是好诗,读不懂的诗也不一定不好(如鲁迅有的诗)。
12. 结尾要独辟蹊径,耐人寻味,切忌平庸、不咸不淡。
本文原文来自360do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