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界首:变废为宝的绿色转型之路
安徽界首:变废为宝的绿色转型之路
“3个塑料瓶合成一条丝巾”“吃掉旧电池,吐出新电池”……这些看似科幻的场景,正在中国中东部内陆小城安徽界首变成现实。作为循环经济标准化国家级试点,界首每年回收利用废旧蓄电池、废铝材、废塑料400多万吨,再生铅年产能99万吨,再生动力电池1亿只以上,全国每5只动力电池就有一只是“界首造”。
界首的绿色转型之路,始于上世纪80年代的废旧物资回收。当时,十万界首人化身淘废品的收货郎,走街串巷回收废旧物资。如今,这一传统已经演变为高技术、高附加值的循环经济产业。
在界首市高新区田营科技园内,天能电池集团(安徽)有限公司每天有20万只电动自行车动力电池发往全国各地。这里不仅是全国最大的动力电池循环利用基地之一,也是全国最大电动车电池的生产基地之一。每年近百万吨废旧铅蓄电池在这里经过处理,摇身一变成为焕然一新的新型铅酸蓄电池。
科技创新是界首循环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吉祥三宝高科新材料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仿鹅绒结构G棉,成功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这种新材料轻质保暖,在完全浸湿的条件下仍能保持98%的保暖率,被用于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运动员服装的填充材料。
界首高新区资源循环利用特色产业拥有规上企业81家,2023年完成工业产值330亿元,占界首市工业总产值的74%。在科技创新的驱动下,界首市科技创新指数位居全省县域第6位、皖北第1位,阜阳界首高新区综合评价位居全省第4位。
界首的循环经济模式不仅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还为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作为国家级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界首在再生铅、再生塑料等领域形成产业集群,为全国乃至全球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经验。
随着国家对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建设的重视,界首的循环经济模式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预计到2025年,中国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产值将达到5万亿元。界首作为这一领域的先行者,将继续发挥示范作用,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