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纪大了吃东西没味?可能是这些“毛病”找上门了
年纪大了吃东西没味?可能是这些“毛病”找上门了
李安的电影《饮食男女》里,当了一辈子圆山大饭店主厨的老朱,退休以后却味觉退化,尝不出咸淡,调味全凭经验了。
嘴里为什么会“没味儿”?
其实,年纪大了“嘴里没滋味儿”,味觉退化是老年人的通病。
俗话说,“鼻闻香臭,舌尝五味”。酸、甜、苦、辣、咸五味的信息,是靠舌面上密布的细小乳头,被称为味蕾的味觉细胞来传递的,再经大脑皮质味觉中枢产生兴奋,由反馈环路神经体液系统完成整个味觉的分析活动。人老了以后,味蕾细胞也会随之退化。
味觉退化可分为病理性和生理性退化——
生理性味觉退化
一般来说,女性在45岁,男性在55岁以后,约有2/3的味蕾开始萎缩,味觉功能逐渐降低。因此,人进入老年后,味觉丧失是很普遍的情形。
发表在著名医学期刊《新英格兰杂志》的一篇文章表明老年人对咸的敏感度要比年轻时降低11倍,对甜和苦的敏感度降低7倍,对酸的敏感度降低程度最小,但也有4倍之多。
病理性味觉退化
味觉突然丧失是病,这种病理性退化或丧失大多是突发性的,而且有些人还伴有嗅觉失灵等现象。此外,口腔或神经系统的炎症、肿瘤、内分泌疾病、代谢性疾病、遗传性疾病等,都会导致味觉改变。
味觉退化,小心健康危机
现代医学研究显示,人到老年不同味觉的丧失程度也有所不同,感受咸味的能力丧失最多,然后是苦味、酸味、甜味。所以年纪大了以后,做饭做菜会不自觉偏咸,而且喜欢吃香甜软烂的东西,就很好理解了。
但是,这种变化同时会带来以下3种健康危机——
高血糖
味蕾的衰退可能会导致高血糖。美国国立衰老研究所(NIA)的CheeW.Chia博士报告了一项研究,他们发现舌头上味蕾的数量与衰老和机体的血糖调节有关。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老年人群中糖尿病发生率会增加。
高血压
随着味觉衰退,老年人会不自觉越吃越咸,这会导致摄入过多盐分。众所周知,高盐分和过多的钠会损害人体的血管,增加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营养不良
味觉退化最直接的表现是逐渐对食物失去兴趣,开始挑食、食欲不振、厌食。研究发现,近20%~30%的老年人患有厌食症。根据第二轮中国健康与退休纵向研究数据显示,中国老年人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为12.6%,这都是吃不好带来的。
关爱健康,从吃好一顿饭开始
年纪大了想要吃好饭且吃得健康,其实并不难——
巧用勾芡改变做菜方法
年纪大了口重,很多时候把盐加在菜里会难以察觉,这个时候可以改变烹饪方法,巧用勾芡和蘸汁。在做菜的时候,少油少盐,而选择把油盐放在勾芡的芡汁中,淋在食物表面,这样就会比较有味道,也可以选择薄盐酱油等调成蘸汁,蘸着吃。
增加酸味调味
由于老年人对于酸味的敏感度降低最少,所以尽量可以选择酸口的食物和菜肴,可以促进食欲,丰富滋味儿。
补锌+戒烟戒酒改善味觉
现代医学认为,老年人的特发性低味觉,与体内含锌量不足有关,老年人体内含锌量越少,味觉越差。所以可以适当补充粗粮、豆类、动物肝、瘦肉、蛋黄以及鱼、蛤、蚌、牡蛎、苹果等富含锌的食物。同时,烟酒会极大破坏味蕾,造成味觉退化,所以戒烟戒酒很有必要。
清淡饮食改善味觉
吃饭的时候,如果吃的太油腻,摄入过多脂肪,本身也会影响味觉,所以平时要注意清淡饮食。此外还要注意膳食纤维的摄入,因为膳食纤维除了能保护肠道的健康外,也有助于血糖、血脂和血压的控制,如果老年人怕粗纤维食物不好吸收,可以额外补充膳食纤维补剂。
年纪大了,照样可以吃好喝好,但是吃饭以外,更多的还是子女对老人的关怀,多陪爸妈吃顿饭。
本文图片来源摄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