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室传导阻滞致晕厥,24小时心电图揪出8秒心跳暂停
房室传导阻滞致晕厥,24小时心电图揪出8秒心跳暂停
一位60多岁男子在半夜起床上厕所时突然晕厥,醒来后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平时偶尔会感到头晕、胸闷、冒冷汗,于是前往医院进行详细检查。
荣新诊所副院潘俊伸表示,仔细询问病史后得知,患者数年前体检时就因头晕、胸闷、心跳过缓等问题进行24小时心电图检查,发现有第二度心室传导阻滞及偶发性心室早期收缩,同时检测到心跳有时每分钟小于40次、最长暂停2.32秒。心脏冠状动脉血管摄影显示右冠状动脉及左冠状动脉有轻度狭窄,当时医生建议安装人工心脏节律器,但患者没有接受,仅接受血脂药物治疗并持续追踪。
此次检查发现,心脏超音波除轻微瓣膜增厚逆流外,没有其他异常;一般心电图检查也没有其他发现。由于患者曾有轻度心室传导阻滞,因此安排连续3天的心电图检查,结果发现是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3天中发生80几次心搏暂停,清醒时最长暂停4.29秒,睡眠时最长暂停8.48秒!后来立即帮病人转诊心脏科,安排手术置放人工心脏节律器,目前没有再发生相关症状并稳定追踪。
房室传导阻滞的症状
房室传导阻滞有何症状?潘俊伸说明,正常成人平均静态心跳,每分钟大约60~100下,但随着活动量增高,心跳也会增加。当心脏刺激跳动或是传导部分有问题,引起心跳变慢(每分钟搏动小于60下)或不稳定,甚至有短暂时间不跳的现象,会发生容易喘、呼吸困难、晕眩、晕倒,还可能危及生命。严重的房室传导阻滞会建议装人工心脏节律器,增加心跳速率,维持心脏的功能。
潘俊伸解释,房室传导阻滞可分为三度,第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大多不会引发症状,不用治疗,是指心搏脉冲传导阻滞要比正常心搏慢;第二度房室传导阻滞,会依据是否有症状给予人工心脏节律器治疗,是因有部分心房脉冲无法传到心室,导致脉搏变得不规则;第三度的房室传导阻滞是脉冲无法传导,心室单独继续搏动,与窦房结及心房跳动完全无关。
第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又可称为完全房室传导阻滞,症状较严重也较危险,像是头痛、低血压和昏厥,甚至并发心脏衰竭、Adam-Stokes症候群(突发心律异常,可能会出现意识丧失、昏厥、抽搐和脑缺血等症状)等,必须使用人工心脏节律器,否则会有生命危险。
房室传导阻滞好发人群
潘俊伸表示,房室传导阻滞好发于50岁以上中老年人,以各种原因造成的心肌炎症最常见,其他原因如迷走神经受刺激而兴奋、药物、各种器质性心脏病、电解质不平衡、心脏的传导系统纤维化病变及心脏外科手术时的伤害等。此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常也见于冠心病患者,特别是50岁以上的患者。急性心肌梗塞时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率为1.8%~8%。
潘俊伸提醒,房室传导阻滞通常可通过问诊及一般心电图检查发现,但有时患者平常症状不明显且一般心电图检查也不一定有异常,必须借助长时间的24小时心电图检查帮助诊断,才能发现异常。高风险族群除积极治疗外,也要调整生活、饮食习惯,才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