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长江三峡与九畹溪:生态保护的典范

创作时间:
2025-01-22 00:12:44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长江三峡与九畹溪:生态保护的典范

长江三峡与九畹溪:生态保护的典范

长江三峡,这个被誉为“山水画廊”的世界级景点,不仅以其壮丽的自然风光吸引着游客纷至沓来,更以其科学严谨的生态保护措施,成为全球水工程生态环境保护的典范。而位于三峡库区的宜昌市秭归县九畹溪镇,也在生态环境改善的同时,探索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之路。

01

三峡工程:系统性生态保护的典范

三峡工程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从一开始就备受社会关注。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国家有关部门和单位、有关省市积极开展科学研究,进行长江全流域监测,加强三峡工程生态环境保护。

开工前:科学规划与环境评估

早在20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原国家技术委员会、原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就三峡工程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组织了两次全国性的科技攻关。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对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相关问题开展了长达50年的研究工作,内容涵盖水文泥沙、水环境、水生生物、局地气候、陆生生物、移民安置、地质地震、人群健康、社会经济等多个方面。

1994年,《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环境影响报告书》完成编写工作。报告书对三峡工程的生态与环境影响进行了系统总结,提出了多项环保措施,包括水环境、水生生态、局地气候、陆生生态、文物与景观旅游、人群健康移民等方面的具体对策。

建设期:持续监测与生物保护

1994年12月14日,三峡工程正式开工建设。自1996年开始,建成的生态与环境监测系统对建库前后库区及长江中下游和河口地区的生态与环境实行全过程跟踪监测。监测系统涵盖污染源、水环境、农业生态、陆生生态、湿地生态、水生生态、大气环境、地质灾害、地震、人群健康等10个子系统,由28个重点站、近百个基层站或监测站组成,监测指标达2000余项。

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三峡工程实施了多项保护工程。例如,湖北宜昌大老岭植物保护区、湖北兴山龙门河常绿阔叶林自然保护区、古树名木保护、疏花水柏枝和荷叶铁线蕨抢救性保护等陆生植物保护工程,以及湖北宜昌中华鲟自然保护区工程和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工程。

运行期:持续优化与生态修复

三峡工程运行期间,持续优化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开展大规模植树造林活动,进行漂浮物清理,开展船舶流动污染防治。同时,加强重大问题研究,确保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02

九畹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探索

在三峡库区的腹地,宜昌市秭归县九畹溪镇仙女村的村民们正面临着一个甜蜜的烦恼: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野猪等野生动物频繁“光顾”农田,给村民的农作物带来不小的损失。

村民袁学银家的6亩地主要种植玉米和红薯。他无奈地说:“野猪总是晚上过来,一来就是一群,刚刚就有3头野猪在我家田里。”为了保护庄稼,村民们想尽了办法,敲锣打鼓、燃放鞭炮,甚至在田边扎起围栏、搭起稻草人,但效果有限。

面对这一难题,当地政府和保险公司积极探索解决方案。仙女村村干部立即向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秭归支公司报案。保险公司通过实地勘查和在线比对照片相结合的方式,经核实后按合同约定进行经济补偿。仙女村乡村振兴专干王玲芳表示,虽然赔付的金额不足以完全弥补村民的损失,但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与野生动物的矛盾。

为了更有效地防范野猪等野生动物,秭归县组建了护秋大队。队长万海峰带领5个护秋分队,根据村民的线报,在全县范围内流动作业。他们利用装载热成像设备的无人机寻找野猪踪迹,今年已猎捕约50头野猪。

在仙女村二组,国家林草局武汉专员办还试点开展了电子围栏项目。长约10公里的脉冲电子围栏,有效保护了300亩耕地免受野猪侵害。

03

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平衡

三峡工程和九畹溪的例子,生动诠释了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平衡。在三峡工程中,通过科学规划和持续监测,实现了对生态环境的系统性保护。而在九畹溪,村民们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也在积极探索与野生动物和谐共处的方式。

中国工程院院士邓秀新在秭归脐橙产业的发展中,同样体现了这种平衡理念。他带领团队为秭归推广的晚熟脐橙伦晚,不仅帮助秭归脐橙产业摆脱困境,还催生了12个“亿元村”。这一成功案例表明,通过科学规划和技术创新,可以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实现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04

未来展望:从三峡到全国

三峡工程和九畹溪的生态保护经验,为其他自然景区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它们共同揭示了一个道理:生态保护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一项需要长期投入和持续努力的事业。这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需要科学规划和技术创新的支持,更需要全社会环保意识的提升。

正如三峡工程生态环境监测系统所展示的那样,建立跨地区、跨部门、多学科、多层次的监测体系,是实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基础。同时,通过立法手段,明确政府及部门职责、补偿范围、资金来源等,也是解决生态保护中实际问题的有效途径。

长江三峡与九畹溪,一个世界级的水利工程,一个地方性的自然景区,都在各自的生态保护实践中,为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贡献着力量。它们的故事,不仅展现了中国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决心和努力,也为全球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