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世界地质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开工,投资1224万元
张家界世界地质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开工,投资1224万元
近日,张家界世界地质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修复项目在索溪峪园区正式开工。该项目总投资1224万元,建设规模达2.5739万亩,旨在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提升森林质量和生态系统稳定性,为全省“双重”生态项目树立标杆。
张家界世界地质公园是中国首批世界地质公园之一,以其独特的砂岩峰林地貌闻名于世。公园内拥有2266种珍稀动植物,森林覆盖率高达98%,被誉为“自然迷宫”、“地质博物馆”、“森林王国”、“植物百花园”、“野生动物乐园”。1992年,武陵源风景名胜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首批世界自然遗产、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
近年来,张家界在生态保护方面持续发力。景区建立林长述职、工作约谈及三级林长交叉巡林督查制度,聘请154名生态护林员,精心呵护这抹“世界绿”。仅去年就新增造林1000亩,森林质量提升补助项目750亩,同时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建立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协调运行机制,重点做好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建立高位摄像机视频监控防火平台和无人机智巡平台,推动世界自然遗产地森林防灭火体系建设试点。
为了更好地保护这片绿水青山,当地政府、景区管理部门以及环保组织携手合作,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加强了对湖区水质的监测和治理,设立专职水上环卫工,确保湖水始终保持清澈纯净。同时,加大了对周边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严禁乱砍滥伐,使得山峦更加葱郁。
在生态旅游方面,宝峰湖景区也积极推动可持续发展。引导游客文明旅游,减少对环境的破坏。通过宣传教育,让游客们深刻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共同参与到守护宝峰湖的行动中来。
张家界在生态保护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目前,武陵源核心景区森林覆盖率已达98%,拥有2266种珍稀动植物。群峰之间,绿色绵延,万物生灵在此生息繁衍,和合共生。武陵源生态旅游热度持续上涨,年均到访游客超1590万人次,奏响了发展与保护相得益彰的动人和声。
张家界世界地质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修复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提升公园的生态环境质量,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