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从0级到5级:下肢肌力评估与训练完整指南

创作时间:
2025-01-22 07:51:42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0级到5级:下肢肌力评估与训练完整指南

下肢肌力训练是康复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无论是骨损伤、运动损伤还是神经损伤患者,肌力训练贯穿于其康复护理的全过程。通过科学的训练方法,可以有效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本文将详细介绍下肢肌力康复训练的适应症、禁忌症、肌力评估标准、训练原则和具体训练方法,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康复指导。

什么是肌力训练?

肌力训练是运用各种康复训练的方法逐步增强肌肉力量和肌肉耐力,改善肢体运动功能;同时肌力训练具有预防各种骨关节疾病及术后患者的肌肉萎缩、促进肌肉功能恢复有作用。

无论是骨损伤、运动损伤还是神经损伤患者,肌力训练贯穿于其康复护理的全过程。针对不同时期的患者选择不同的康复训练,并遵循循序渐进的康复训练原则,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

有研究表明,在伤病或者手术后的早期康复功能练习中,进行下肢肌力的康复训练,比如双腿的股四头肌同时做等长收缩练习,通过这种交叉效应来练习,可以让手术这一侧腿的肌力增加30%。

适应症

  1. 失用性肌萎缩 由制动、运动减少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肌肉失用性改变,导致肌肉功能障碍。
  2. 肌源性肌萎缩 肌肉病变引起的肌萎缩。
  3. 神经源性肌萎缩 由神经病变引起的肌肉功能障碍。
  4. 关节源性肌无力 由关节疾病或损伤引起的肌力减弱,肌肉功能障碍。
  5. 通过选择性增强肌力,调整肌力平衡,对脊柱侧弯、平足等骨关节畸形起矫治作用。
  6. 防治因肢体创伤、炎症时疼痛所致反射性的抑制脊髓前角细胞的肌萎缩。

禁忌症

  1. 各种原因所致关节不稳
  2. 骨折未愈合又未作内固定
  3. 骨关节肿瘤
  4. 全身情况较差、病情不稳定者
  5. 严重的心肺功能不全等。
  6. 高血压病

肌力的评估标准

肌力指肌肉主动运动时的力量、幅度和速度。肌力的评估按照经典的“五级六分法”进行分级:

  • 0级 ,完全瘫痪,肌肉无收缩;
  • 1级 ,一不动,肌肉有微弱收缩,但不能移动关节产生动作;
  • 2级 ,二不抗,肌肉收缩可带动关节在水平方向运动,但不能对抗地心吸引力;
  • 3级,三不阻, 肌肉收缩能对抗地心引力移动关节,但不能对抗阻力;
  • 4级 ,四不全,肌肉收缩能抗地心引力运动肢体,且能抵抗一定强度的阻力,但不全面;
  • 5级,完全正常, 肌肉收缩能抵抗强大的阻力运动肢体。

训练原则

  • (1)肌力为0级时,宜进行电刺激疗法、被动运动及传递训练(即患者在思想上用力试图作肌肉收缩活动)。传递冲动训练与被动运动结合进行,效果较好。
  • (2)肌力为1~2级时,宜进行电刺激疗法、或肌电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此时肌肉已有一定的肌电活动,肌电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效果较佳,同时配合助力运动训练和其他免荷运动训练。
  • (3)肌力为3~4级时,宜进行徒手抗阻训练和各种器械的抗阻训练。
  • (4)耐力较差的肌肉群,宜进行肌肉耐力训练。

肌力的训练方法

1.按照用力程度可分为被动运动、助力运动、主动运动、抗阻运动。

被动运动

全部依靠外力来帮助完成的运动,包括借助医生、家人、康复器具、健侧肢等来实现,目的是维持正常或现存关节活动范围和防止挛缩、变形。适合于0 到1级的肌力训练。

被动运动针对关节部位的活动和肌肉按摩,患者一般采取仰卧位,在医务人员和家属的帮助下进行足踝、足趾、膝关节和髋关节的被动屈伸和旋转运动或者肌肉按摩和牵拉,静态下放松肌肉和肢体的紧张感,矫正姿势。注意做被动运动时不要引起明显的疼痛感,碰到关节粘连感时,避免暴力强行运动。

助力运动

患者不能自主关节活动或活动范围达不到正常值,无足够力量完成主动运动时,由医务人员、患者本人的健侧肢体或利用器械提供力量来协助患肢进行的运动。遵循主动运动为主,助力运动为辅的原则。助力运动适合2级以上3级以下的肌力训练。

主动运动

可以依靠自身能力完成的运动。肌力达到3级或以上时,患者可进行主动运动。主动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具有温和的牵拉作用,能松解粘连组织,牵拉挛缩组织,有助于保持和增加关节活动范围。例如一般偏瘫患者下肢功能恢复较上肢早,发病后的2到3周可以开始站立行走训练,防止下肢萎缩。

抗阻运动

肌肉在克服外来阻力时进行的主动运动,阻力的大小根据患肢肌力而定,以经过用力后能克服阻力完成运动为度。目的是为了增强肌肉力量,均衡肌肉差异,适用于肌力大于3级的肌力训练。抗阻运动按照肌肉收缩类型可分为:等长抗阻力运动、等张抗阻力运动、等速运动。

等长抗阻力运动:又称为静力性运动,收缩时肌肉长度不变,不会产生关节活动,能够维持或增强肌肉的力量,防止肌肉萎缩,安全性高容易操作。比如站立、悬垂、支撑,以及保持任意角度屈肘提拉重物等动作。

等张抗阻力运动:又称为动力性运动,肌肉的收缩只是长度的缩短而张力保持不变,有效地对肌肉起到保护作用。根据运动方向不同可分为向心性抗阻力训练和离心性抗阻力训练。例如,当脑卒中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肌无力临床表现时,在康复早期进行等张肌力训练,能够提高患者肌张力。可以使用哑铃、墙壁拉力器、滑轮系统等辅助器械施加阻力训练,也可用自身的重量进行肌力训练。

等速运动:在整个关节运动范围内,肌肉以恒定的速度进行的最大用力收缩,且肌肉收缩产生的力量始终与阻力相等;整个运动范围内都能产生最大的张力,因此等动收缩练习是提高肌肉力量的有效手段。

  • ①运动强度:根据肌力水平和训练目标设定阻力大小,确定运动强度。
  • ②阻力负荷:杠铃、沙袋、墙壁或力量训练器等。
  • ③运动持续时间:训练时肌肉等长收缩时间10s,休息10s。
  • ④重复次数:重复10次为1组训练,每天可做几组训练。根据患者承受能力选择。
  • ⑤训练频度:1次/d,每周训练3~4次,持续数周。
  • ⑥多角度等长肌力训练:在整个关节运动幅度中每隔20°~30°作一组等长训练,以全面增强肌力。

训练内容

1.靠墙静蹲

两脚分开与肩同宽,脚尖朝向正前方,抬头挺胸保持身体直立,背靠墙壁站好,脚跟大约离开墙壁一脚长的距离。体重平均分配在两条腿上,缓慢地下蹲,到大腿小腿呈90°角为止。保持这个角度,然后逐渐把脚向前移动,注意膝盖和脚尖正好在一条直线上,就是从上往下看,膝盖正好挡住脚尖。坚持到坚持不住,即完成了一次静蹲练习。

这个动作能更好地刺激股四头肌收缩,同时练习到大腿后群和腰臀部的肌肉。

如果是一条腿的肌肉萎缩问题,可以进行“单腿靠墙静蹲”练习,来调整健侧和患侧腿的力量差距,避免肌力不均衡造成的新损伤。

2.直抬腿

直抬腿是下肢肌力训练的经典项目之一,强化大腿内侧和外侧肌肉。练习时分四个方向的练习。

向前直抬腿

向后直抬腿

向外直抬腿

向内直抬腿

患者将腿抬起至一定高度后保持10秒,缓慢放松,休息10秒后再抬起,如此反复10次为一组。练习时注意腿要伸直,并抬起到一定的高度。

3.单腿蹲起

单腿蹲起强化下肢肌力,对关节的本体感觉进行训练和强化。关节有一定灵活性和下肢肌力有了一定水平的患者,可以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蹲起练习。对于髌骨软化,髌前和髌骨下极的疼痛综合症,蹲起是很好的练习方式。

练习时双手叉腰,站立姿势抬起一条腿向前伸出并离开地面,需要练习的腿来支撑身体,上身正直目视前方,缓慢下蹲到可以承受的角度后,不停顿再缓慢的站直恢复到单腿站立。练习初期如果身体不稳打晃,可以扶一下身旁的物体帮助稳定;后期稳定后可以负重练习。

4.抗阻伸、屈膝

抗阻伸膝:

抗阻伸膝主要练习股四头肌肌力,采取坐位,弯曲膝关节小腿自然下垂,在踝关节系一个弹力的皮筋或者绑一个沙袋负重练习,完全伸直时保持3到5秒,即完成1次动作。关节有疼痛或炎症,肌力不够时不适合此练习。

抗阻屈膝:

抗阻屈膝强化大腿后群(腘绳肌)肌力,一般患者基本适用,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断裂重建的患者在术后3个月内不做此项练习。

以上示例,适用于合适患者合适的肌力训练方法,一定要在专业康复医生或康复治疗师的建议和指导下进行。

本文内容及图片均为转载内容,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相关权利人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处理配合采取保护措施,以保障双方利益。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