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长丰学校食堂“臭肉事件”:校园食品安全的警钟再次敲响
昆明长丰学校食堂“臭肉事件”:校园食品安全的警钟再次敲响
2024年10月16日,云南昆明官渡区长丰学校食堂发生了一起严重的食品安全事件。学生家长反映,学校食堂提供的猪肉散发出明显异味,存在严重的食品安全隐患。这一事件迅速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家长的强烈不满。
经昆明市官渡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官渡区教育体育局联合调查,现场待加工的猪肉感官气味确实存在异常。执法人员立即对食堂的所有食材进行了查封,并展开全面的检测和溯源工作。目前,涉事学校和相关企业已被立案调查,学校食堂已停止供餐,以确保学生的饮食安全。
这起事件暴露出学校食堂在管理、从业人员素质、基础设施等方面的诸多问题。例如,长丰学校在2024年8月委托云南润升物业服务有限公司承包经营食堂,但并未按规定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报备。此外,学校对食堂承包经营企业的经营资质审查及管理不到位,存在“以包代管”、“一包了之”的问题。学校校长未履行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责任,未按要求配备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对从业人员培训不到位。而云南润升物业服务有限公司虽然具有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但其许可证内容仅限于预包装食品销售和散装食品销售,不具备餐饮服务资质。
事实上,类似的问题并非个案。根据陕西省市场监管部门公布的校园食品安全典型案例,多所学校食堂存在未履行进货查验义务、未建立食品原料入库台账、使用标签不符合法律规定的食品原料、未按规定履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等违规行为。这些案例反映出学校食堂在食品安全管理方面存在普遍性的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针对这些问题,专家建议学校食堂应积极引入信息化管理手段,提高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例如,可以采用智慧食堂系统,实现在线预订餐、自助结算、食品安全监管等功能。通过这些信息化手段,不仅可以减少排队时间,提升就餐体验,还能加强对食材采购、储存、加工等环节的全程监管,确保食品安全可追溯。同时,学校还应加强对食堂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专业素养和食品安全意识。此外,学校还应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校长负责制,定期开展食品安全自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校园食品安全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这起事件再次敲响了校园食品安全的警钟,提醒我们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学校、监管部门和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加强校园食品安全管理,完善监管体系,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为学生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就餐环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守护好学生的“舌尖安全”,让家长放心,让社会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