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高温下的补水误区:小心水中毒!
夏季高温下的补水误区:小心水中毒!
随着夏季高温天气的到来,补水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不科学的补水方式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健康风险,甚至导致水中毒。水中毒,医学上称为低钠血症或稀释性低钠血症,是一种因体内水分过多、血液中钠离子浓度降低而导致细胞水肿的急性病症。常见于短时间内大量饮水(如运动后补水不当)或肾功能异常等情况。
轻度症状包括头晕、恶心、乏力和心跳加快;严重时可能出现痉挛、昏迷甚至危及生命。当摄入水量远超排出量时,循环血量增加而血液渗透压下降,导致细胞内外液体平衡失调,引发细胞水肿。
夏季补水的误区
在高温天气下,人体通过出汗来调节体温,这会导致体内水分和电解质的流失。许多人认为大量饮用白开水是补充水分的最好方式,但这种做法可能弊大于利。单纯大量饮用白开水而不补充盐分,会导致体内电解质失衡,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特别是运动后,身体大量出汗,不仅水分流失,电解质也会随之丢失。此时如果只补充水分而不补充盐分,会进一步稀释血液中的电解质,增加水中毒的风险。
正确的补水方法
专家建议,夏季补水应适量添加盐分或饮用含盐饮料,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以有效预防水中毒的发生。《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指出,在温和气候条件下,成年男性每天摄水量1700ml,女性1500ml,能满足机体的新陈代谢。运动后人会大量出汗,体内水分丢失增加,这种情况下要及时进行补充。首先,要注意补水时间和补水量。不能等口渴了再去喝水,在运动前、中、后都要适当补充。运动前适量地补水,能让机体在活动时处于比较良好的水合状态;运动过程中要少量多次地补水;运动之后要及时足量地补水,一般可按照运动过程中体重下降量1到1.5倍进行补充。其次,要选择合适的补水产品和补水方式。通常可选择白开水、淡茶水,也可选择酸梅汤、绿豆汤等传统解暑饮品,还可进行饮食性补水,即通过喝汤或吃水分较多的水果达到补水目的。此外,如果运动时间较长,能量消耗较大,可补充一些含糖的电解质饮料,一般以3%到8%的糖含量为宜。
电解质饮料的选择
电解质饮料富含碳水化合物、葡萄糖、蔗糖和柠檬酸盐等,能迅速补充人体水分消耗和解除疲劳。推荐的五大品牌包括外星人、脉动、农夫山泉和宝矿力等,每个品牌都有其独特的口味和产品特点,适合运动健身时饮用。
总之,水中毒虽少见但后果严重,科学饮水是关键。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