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盐城市博物馆:创新“博物馆+”模式,年接待观众超百万

创作时间:
2025-01-22 03:51:01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盐城市博物馆:创新“博物馆+”模式,年接待观众超百万

在中国近300个地级市中,盐城是唯一以“盐”命名的城市。这里不仅孕育了源远流长的海盐文化,还矗立着一座承载城市记忆的博物馆。让我们一起走进盐城市博物馆,探寻这座“观众友好型博物馆”如何讲述“何以盐城”的故事。

盐城,这座拥有2100多年建城史的古城,因盐而兴。从西汉时期吴王刘濞“煮海为盐”开始,盐城就与盐结下了不解之缘。汉武帝时期设置盐渎县,东晋时期改名为盐城县,盐城的历史变迁无不与盐息息相关。

今年9月16日,盐城市博物馆新馆迎来开放三周年纪念日。三年来,博物馆通过多元的陈列展览、多维度的社会教育、有温度的公众服务和创新的文化成果转化,致力于打造“观众友好型博物馆”,让优质文化浸润人们的生活。

独具匠心的建筑设计

盐城市博物馆新馆的设计别具匠心,采用仿古式宫殿建筑风格,巧妙融合了古建元素,与旁边的新四军重建军部旧址(泰山庙)相得益彰。

博物馆建筑面积达3.07万平方米,展陈面积7500平方米,馆藏文物21234件,其中珍贵文物529件。馆内设有4大常设展厅、2个临展厅,以及非遗展演中心、社教中心、文创生活馆和咖啡厅等,成为展示盐城文化的重要窗口。

馆藏珍品:见证盐城历史

走进博物馆,你会惊叹于盐城悠久的历史。早在6000年前,先民们就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留下了以良渚文化为主的文明印记。在“天下盐城”常设展览中,通过历代出土文物,生动讲述了盐城与盐相关的城市发展故事。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重达600多斤的国家一级文物——盘铁。这是古代海盐煎制的重要生产工具。为了防止私盐生产,官方将盘铁切割成不规则的几块,由不同的盐民收藏,制盐时才拼接使用。这种独特的管理方式,体现了古代盐业生产的严谨性。

《元史》记载:“国家经费,盐利居十之八,而两淮独当天下之半”,说明当时两淮地区的盐产量占全国之首,而盐城的盐场产量又居两淮之首。到了清代中期,盐城的盐税甚至占到全国一半以上,为古代朝廷的经济和赋税做出了巨大贡献。

生态文明:展现湿地之美

盐由水而生,盐城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独特的水生态禀赋。“海之韵”展厅生动展现了盐城的生态文明内涵。通过多元化展陈设计,展示了国家级保护动物麋鹿、丹顶鹤、白鹭、苍鹭、黑嘴鸥等在盐城栖息繁衍的场景,突出了“湿地之都、森林之域、百河之城”的生态之美,展现了生生不息的地方文明。

最近,“数见苏韵•家门口看大展”环省行首站巡展在盐城市盐都区博物馆举行,展出23件(套)馆藏实体文物,其中珍贵文物16件(套)。盐博的隋代青釉莲瓣纹八系罐也参与展出,这件本地文化的璀璨明珠,让人一眼千年。

创新发展:让文物“活”起来

盐城市博物馆积极探索“博物馆+”模式,让文物“活”起来。例如,依托馆藏文物盘铁,开展了一系列社教活动、知识讲座和文创产品开发。博物馆还创新推出了“盐引疑云”系列探秘游活动,广受青年群体和亲子家庭喜爱。

在“博物馆+演艺”方面,与演艺剧院合作推出“夜韵盐博”情境游,让游客体验沉浸式观展;在“博物馆+景区”方面,与荷兰花海景区合作推出创意展,推动文物IP进景区;在“博物馆+汉服”方面,连续三年举办“汉服文化月”活动;在“博物馆+影视”方面,与电视剧《斗罗大陆2》联动,推出限定联名纪念券。

据统计,盐城市博物馆2023年接待观众108万人次,今年以来已接待观众约77.7万人次。博物馆与60多所中小学建立馆校合作关系,定期开展研学打卡、送展送教活动。同时,博物馆还推出“AR导览、VR数字人”等智慧导览服务,定期举办云展览、云导赏、云直播,用创意和科技赋能文博服务,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

国庆期间,盐城市博物馆每天开放至21:00,推出丰富多彩的夜游和社交活动,为观众打造独具盐阜风情的“博物馆奇妙夜”。自2021年开放以来,盐博新馆就坚持晚间开放,是江苏省最早实行晚间开放的博物馆之一。

盐城市博物馆通过不断创新和探索,不仅让文物“活”了起来,也让观众感受到了文化的魅力。它不仅是一座博物馆,更是一个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文化桥梁,让每一位到访者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化记忆。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