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敬明的影视基本法:从《大梦归离》看其独特创作风格
郭敬明的影视基本法:从《大梦归离》看其独特创作风格
在流水线电视剧盛行的今天,观众对电视剧的要求越来越高。郭敬明的最新作品《大梦归离》在这样的背景下脱颖而出,迅速登上全网热度榜第一。这部作品延续了郭敬明独特的影视风格,从环境设定到演员选择,从氛围营造到特效运用,都展现出鲜明的个人特色。本文将深入分析郭敬明影视作品的特点,以《大梦归离》为例,探讨其成功的原因。
在流水线电视剧盛行的今天,大家追剧基本上都到了一个“麻木”的状态。有那么两个月,我基本上没看最新出的剧。偶尔去试看一下,开局三分钟就会立马退出来,实在找不到一个追下去的理由。甚至到了看什么剧情都没反应的程度,无数次麻了。
相信很多追剧人也会有这样的状态,还真不是我们不想看。直到前几天《大梦归离》上映,马上去冲到了全网热度榜第一,那咋的也要去看看。
当时首播的前三集很吸引人,就一直追到了现在。越看《大梦归离》就会感叹:郭敬明的影视作品就是这样的!啥样呢?在看了他导演的《小时代》四部曲、《爵迹》《晴雅集》《云之羽》之后,我发现他的作品主要有以下这些特点:
环境设定:潮湿、灰暗、清冷
郭敬明的影视作品中,环境设定通常包括潮湿的地面、下雨或下雪的场景、水池边等,天空往往呈现灰暗色调,整体滤镜偏向暗黑风格,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
演员选择:颜值至上
在演员选择方面,郭敬明的作品通常以颜值为首要标准,其次是身材和演技。此外,演员的哭戏能力也是重要的考量因素。
人设特点:悲剧结局
郭敬明作品中的人设往往以悲剧结尾,尤其是异性恋关系。在《大梦归离》中,每个小故事的情侣都没有好的结局。例如,水鬼抢亲案中的冉遗和齐小姐双亡,木偶案中的上古大妖乘黄和初代神女双亡,思南水镇瘟疫案中只有女方青耕活了下来。
选角习惯:高频使用熟悉演员
郭敬明倾向于使用熟悉的演员,如杨幂、郭采洁、陈学冬、艾米、丞磊、欧米德、田嘉瑞、左叶、林子烨、陈都灵等,这些演员在多部作品中高频出现。
氛围营造:悲伤与破碎
郭敬明的作品注重氛围感的营造,通常通过以下几种形式展现:
一个人在角落暗自神伤,伴随着专属的BGM
一个人伤心时有人来安慰
多人共同伤心,相互拥抱大哭或对视
多人在不同时间段各自悲伤
这些场景中,演员需要随时流泪或保持沉默,营造出浓厚的悲伤氛围。
声线特点:低沉而缓慢
郭敬明作品中的对话通常要求演员压低声音,语速缓慢,给人一种有气无力的感觉,强调“深沉”的氛围。
台词风格:幽默与文学并存
郭敬明作品的台词风格多样,既有幽默搞笑的对白,也有充满文学性的台词。
打戏特点:高燃BGM伴随
打戏场景通常伴随着高燃的背景音乐,动作设计追求视觉效果,音乐与打斗同步结束。
镜头语言:慢镜头与俊男美女
郭敬明的镜头语言偏好慢镜头,动作设计也相对缓慢。演员选择上注重外貌,男性角色要求有魅力且有看点,女性角色则要求惊艳且过目不忘。
服化道特点:黑、白、红为主色调
服装颜色主要以黑、白、红为主,妆容则偏向浓重。
文学元素:风花雪月与志怪
郭敬明的作品中常出现风花雪月、爱恨情仇、魑魅魍魉、王爵使徒等文学元素。
角色命名:文艺范十足
角色名字都带有浓厚的文艺气息。
特效运用:追求宏大效果
特效制作追求声势浩大,力求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例如,《大梦归离》中昆仑山的场景营造出世界末日般的氛围。
剧情特点:模糊而空泛
郭敬明的剧情往往让人难以理解。《大梦归离》虽然在剧情连贯性上有所提升,但仍存在缺乏内核的问题。剧情主要围绕寻找白泽令展开,夹杂着捉妖小队的友情线,但整体而言缺乏深度和明确的传达主题。
如果观众带着欣赏美丽小说世界的心态去感受氛围,而不是过分追求剧情,可能会获得更多的乐趣。《大梦归离》在视觉效果上堪称盛宴,多次给观众带来震撼。
本文原文来自百度百家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