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耳鸣能自愈吗?专家解析成因与科学应对方法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耳鸣能自愈吗?专家解析成因与科学应对方法

引用
人民网
10
来源
1.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html/2024-11/19/content_26091503.htm
2.
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4-09-07/doc-incnifvk7467036.shtml
3.
https://www.fuzhou.gov.cn/zgfzzt/swjw/fzwj/jkkp/202403/t20240304_4785496.htm
4.
https://rs.yiigle.com/cmaid/1497592
5.
http://szyyj.gd.gov.cn/zyyfw/dyjc/content/post_4380954.html
6.
https://gcm.org.tw/blog/%E8%80%B3%E9%B3%B4%E6%88%90%E5%9B%A0/
7.
https://www.mayoclinic.org/zh-hans/diseases-conditions/common-cold/expert-answers/plugged-ears/faq-20058092
8.
https://www.edh.tw/article/26076
9.
67621034000000000b016814
10.
http://www.news.cn/science/20241119/46a1859c412243d38911dd77ad634137/c.html

耳鸣,这个看似不起眼的症状,却可能成为许多人生活中的“隐形杀手”。据统计,在台湾,耳鸣患者占耳科门诊的1/10,而在韩国,每5人中就有1人患有耳鸣。更令人担忧的是,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开始加入耳鸣患者的行列。

那么,耳鸣真的能自愈吗?答案可能并不那么简单。福州市第二总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陈瑜萍指出,耳鸣是否能自愈,主要取决于其原因和类型。例如,由短期因素如噪音暴露、压力或疲劳引起的暂时性耳鸣,大多会在几小时到几天内自行缓解。然而,如果耳鸣持续超过6个月,则可能需要药物甚至手术治疗。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耳鸣与“两把火”(肝火上炎、心火过旺)和“两处虚”(脾胃虚弱、肾阴虚)有关。通过中药调理和生活习惯改善,可以有效缓解症状。此外,现代医学研究也发现,心血管疾病、颈椎问题、自律神经失调等因素都可能引发耳鸣。

既然耳鸣的成因如此复杂,我们该如何预防和缓解这一困扰呢?首先,科学用耳是关键。长时间暴露在高噪音环境下会对听力造成损害,因此,在噪音环境下工作时,建议佩戴耳塞或耳罩。使用耳机时,应遵循“双六十原则”,即最大音量控制在百分之六十以下,听的时间控制在六十分钟以下。同时,避免长时间使用入耳式耳机,选择耳麦或外放更为安全。

除了科学用耳,中医还提供了一些辅助治疗方法。例如,按压中渚穴、翳风穴、太冲穴和涌泉穴等特定穴位,可以有效改善耳鸣症状。这些穴位分别位于无名指与小指指根下方、耳垂后方凹陷处、脚背大拇指与第二趾趾缝处以及脚掌前方三分之一的中心凹陷处。通过按压这些穴位,可以消除面部火气、强化内耳功能,从而缓解耳鸣。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耳鸣患者通过声治疗取得了显著效果。例如,周阿姨患有颅鸣和耳鸣长达10多年,双侧中度至中重度神经性听损。经过3个月的声治疗,颅鸣声音减少了1/3;半年后基本只剩1/3;一年后摘下机器基本感觉不到颅鸣和耳鸣的声音。这一案例充分说明,通过精确匹配耳鸣声音、合理调整参数以及定期复查,耳鸣症状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

然而,需要强调的是,并非所有耳鸣都能通过自我调理完全治愈。如果耳鸣持续存在或伴有其他不适,应及时就医,以便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规律作息、适度运动、避免过度疲劳等,对于预防和缓解耳鸣也至关重要。

总之,面对耳鸣这一困扰,我们既要有科学的认识,又要采取积极的预防和治疗措施。通过合理的生活方式调整和必要的医疗干预,大多数人的耳鸣症状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