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长恨歌》里流着白居易的恋爱之殇——爱而不得,令人肠断白湘恋

创作时间:
2025-01-21 21:09:2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长恨歌》里流着白居易的恋爱之殇——爱而不得,令人肠断白湘恋

白居易的《长恨歌》以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为背景,描绘了一段生死不渝却终成悲剧的恋情。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这首传世之作中蕴含着白居易自己的爱情故事。他与湘灵之间刻骨铭心却无法圆满的恋情,成为了他创作《长恨歌》的情感源泉。

白居易是一个性情中人。他能把《长恨歌》中的爱情写得那么深情绵邈,缠绵悱恻,这里面有“自我”真切动人、深邃入肠的情感感受。

相信白居易在写《长恨歌》这种生死不渝,却不得不分开的断肠爱情时,融合着自己那种深深的爱恋之思,和爱而不得的痛楚。

世人都知道陆游与唐婉,却不知道还有白居易和湘灵。白居易对湘灵的爱,一点也不比陆游对唐婉的爱少。可惜,可惜,

并不是所有“有情人都能成眷属”。

白居易十岁的时候避难到江南,在这里遇到了邻女湘灵。

可以说,这时候的相逢,是非常美好的。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两个人的情愫从这里开始萌发。

对于这样一位平民女子,白居易写了很多诗来赞美或表达思念。

他的《邻女》诗:“娉婷十五胜天仙,白日姮娥旱地莲”,可知湘灵在他心中的美好印象。

但是,他们的爱情遭到白居易母亲的坚决反对。

唐朝,门第观念是非常严格的。白居易父亲不在了。他的唯一的高堂母亲,对他的婚姻有绝对的决定权。

白居易是宦门。宦门世家出生的白居易,只能门当户对,娶宦门世家的女儿。

湘灵只是出身平民的普通女子,不能够成为白居易的妻子。

这种规定非常严格。尤其是母亲的坚持,让白居易非常难以抗拒。

白居易为了这段爱情,迟迟不婚。在他心里,非常热爱湘灵,也把她当作自己心目里的女神。他对于湘灵,是一刻也不能忘。

即使奔波他乡,也为湘灵寄诗表达深深的情愫。他的《寄湘灵》:

“泪眼凌寒冻不流,每经高处即回头。遥知别后西楼上,应凭栏杆独自愁。”

《冬至夜怀湘灵》:

“艳质无由见,寒衾不可亲。何堪最长夜,俱作独眠人。”

可知这段爱情对白居易来说刻骨铭心。

白居易对湘灵的爱,始终不渝,刻骨铭心。

但是严厉固执的寡母坚决反对,令白居易不得不隐忍等待。他以“不合适”为借口抗拒婚姻,一直等到三十七岁都不肯娶妻。

白居易二十岁已经名冠京华,少年登科,如果不是刻骨铭心的爱,怎么肯为一个平民女子等到三十七岁?

这个年龄已经是非常不合适的年龄了。

白母患病,恐怕时日不多,最后以死相逼,白居易再也无法抗拒,只能另娶世家杨氏女为妻。

这段婚姻让白居易被迫断绝了和湘灵的未来,精神痛苦万分:

生离别,生离别,忧从中来无断绝。忧极心劳血气衰,年未三十生自发。

白居易被贬去往江州的途中,偶然遇见了正在漂泊的湘灵父女,二人相见抱头痛哭。

那年白居易四十四岁,湘灵也四十岁了,湘灵一直信守承诺没有出嫁。

这是他们的最后一面。白居易后来去旧地寻访湘灵,再也没有得到湘灵的讯息。

下面文字出自文王之子著《中华文脉:中国诗歌文学经典赏读》之《活在唐风里》,

(搜文王之子,或者中华文脉,各平台有售。没钱做广告,不好搜,多搜两遍,或者多打几个字。)

对于最爱的湘灵,白居易又痛苦又内疚。这份情感伴随了白居易一生,他有很多朦胧情诗、隐晦情诗,都是写给湘灵的。

《夜雨》表达的,就是这样一份绵绵深情和痛苦相思。

“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

我有一个所思念的人,却远隔在很远的地方。我有很多伤感的事情,缔结在我深深的愁肠。

“乡远去不得,无日不瞻望。肠深解不得,无夕不思量”,瞻望,远望。思量,想念,相思。

那远远的乡虽然不能去,我却没有一日不在远望。愁肠里面的忧伤解不开,我没有一日不在思念。

“况此残灯夜,独宿在空堂。秋天殊未晓,风雨正苍苍”,殊,很,极。苍苍,茫无边际。

何况在这残灯凄凉之夜,我独自住宿在空空的堂屋里。漫长秋夜还远远没有到晓,连天风雨茫无边际。

“不学头陀法,前心安可忘”,头陀法,苦行修炼法,也叫“抖拣”,即经过修炼清除心灵贪念、执着,获得心灵净化,驱除烦恼,如同抖去衣服上的尘土。

如果我不去学习佛家的“苦行修炼法”驱除心中苦闷烦恼,我以前的伤心难过怎么可以忘怀?

这句诗类似元稹“半缘修道半缘君”,两个人都在练习这种“抖拣法”来摆脱人生和爱情之苦。

这首诗写凄风苦雨之夜,对一段不果恋情的哀伤和回忆。可以看出这段恋情对诗人精神带来的很大怆痛。

独自咀嚼着刻骨相思的苦楚,表达着对所爱的深切思念。

整首诗所用诗句,都是平平淡淡的句子,没有清辞丽句的琢磨,没有激情绚烂的点染,只是委婉道来,细细倾诉,如哀雁嘶鸣,如琴音低回,

却在极平、极淡的倾诉中,如春蚕吐丝,吐出内心肺腑里深入骨髓的痛伤。

一个多情的人,才能写出多情的文字。一个亲身经历过刻骨铭心的爱情,却爱而不得的人,才能在唐明皇和杨贵妃那种生离死别的爱情伤痛中,感受到深深的痛楚。

《长恨歌》看似写帝妃两个人的爱情,里面流淌着白居易一生抱憾的深情眼泪。

湘灵,成为他一生的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