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产业“向云端”
新能源产业“向云端”
新疆乌鲁木齐的新能源产业正在数字技术的推动下蓬勃发展。从风电、光伏到储能,从大数据平台到人工智能应用,多家企业在新能源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截至2024年底,新疆新能源累计装机规模已达1.048亿千瓦,成为西部地区首个新能源装机过亿的省份。
在国网新疆电力能源大数据中心,工作人员正在通过数据查看电力系统的相关运营情况。受访者供图
数据驱动新能源企业转型升级
数字经济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新疆软件园,新疆一起一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开发了自主知识产权的MDP轻量级工厂数字化系统,实现了数据驱动的数字化转型目标。该公司总经理马子健表示,企业可为石油、风电、光伏等能源企业提供数字化设施服务解决方案,即便在罗布泊、塔克拉玛干沙漠等野外,也能实现在无网络的情况下全网覆盖。
新疆一起一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正在为一个储能电站开工做通信保障。企业供图
乌鲁木齐天耀伟业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则通过整合无人化、智能化技术,开发了“数字能源立体化联防监测系统”。该公司董事长雷耀军表示,通过部署无人值守智能航空站,实现对能源的全方位巡查与精准数据监控,将巡检效率提升2至3倍。
AI算法赋能风能、光能、储能管理
推动能源产业“向云端”,一些企业形成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新能源大数据平台经营方案,不仅打通了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痛点、堵点、难点,还为能源互联网建设积累了经验。
金风科技在乌鲁木齐达坂城区的风机分布。企业供图
作为风电领域的代表性企业,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过AI技术基底,面向故障诊断场景,围绕故障处理周期长的痛点,利用大语言模型和多模态大模型,与各类知识库、知识图谱相结合,实现风电装备故障快速分析及诊断。
金风科技在哈密的风机分布。企业供图
南通乐创新能源有限公司建设的“风光储充一体化项目”,通过智慧能源管理平台,可对风光储充系统进行统一管理和调度,实时监控各类设备的运行状态,并基于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预测电力需求、调整充电策略、优化能源使用。
金风科技在昌吉的风机分布。企业供图
科技创新驱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能源产业与数字技术融合发展,是新时代推动能源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新疆思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全面开展数据运营、人工智能、北斗应用、智慧配电网“四大支撑行动”,服务新疆电网和能源企业生产安全和经营管理。
在新疆克州,新疆思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正在开展电力北斗配网线路无人机自主巡检。企业供图
新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王维庆表示,新疆新能源装机规模突破1亿千瓦,显示出新疆在新能源领域发展势头强劲,成为全国新能源发展重要增长极和战略支撑点。这有助于提升全国能源安全保障能力,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金风科技位于乌鲁木齐达坂城区的零碳数字智慧工厂生产场景。企业供图
国网新疆信通公司数据中心高级专家李雅洁介绍,国网新疆电力搭建能源大数据应用支撑平台,汇聚能源上下游数据,构建多维度、多视角、多元化的数据分析模型和数据分析应用,形成服务区域经济和能源行业发展的数据要素配置体系,面向政务、企业和公众提供公益性和市场化的能源数据服务。
“期待未来有更多企业联合开展能源数据价值挖掘,构建良好的数据共享生态,促进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李雅洁说。